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多人的前半生或許就是在為這樣的“一分鐘”奮鬥,去不曾想,過分的追求這一分鐘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問題,甚至讓自己終生遺憾。

曾經有這樣一位雜技演員,想要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次表演以完美的姿態謝幕。不曾想,等到了表演那一天,他發揮的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差。甚至在表演頭頂罐子的時候還把罐子摔碎了,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他的慌張。

時候很多人開始詢問:“大師,為什麼你會在最後一次表演中出現這樣簡單的失誤?”“面對自己職業中的第一次失敗,你是怎樣想的呢?”“是因為今天緊張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差錯嗎?”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看到這樣的詢問,雜技表演者也有一絲的懊悔。自己當時是怎樣想的呢?記得這一次的表演他比任何一次都準備的齊全、充分。因為他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一次。要是這一次不成功,就會毀掉自己之前的努力。加上這次很多人慕名來看,他擔心自己表演不好。上場之前也還一直在給自己大氣:“你一定要成功,不能失敗,機會只有一次!”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情形,這和教育孩子是一樣的。我們會發現要是自己不去對孩子說教的話或許孩子有些時候的成績還會更好一點。一旦自己過分強調孩子考試成績的重要性,比如:“這次考不到第一,什麼都沒有!”沒想到孩子連前十都進不了。上面的大師是自己給予自己壓力,而孩子則是父母給予孩子壓力,致使他們出現糟糕的結果。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當然,這樣的行為展現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是“穿針心理”。相信大家一定縫縫補補過,可是年紀越大總是穿不上去針。很多人覺得是自己年齡大了,可是卻從來沒有思考過或許是心理作祟:“我年齡大了,不容易穿上去了,但是我一定要穿上!”小孩子為什麼穿針非常的容易?因為他們本身沒覺得穿針是一件具有目的性的事情, 這是他們可以隨意完成的。

所以心理學家在進行穿針實驗的時候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面對一件事情,自己越在意結果、越比之前更努力,可能現就更加你不容易穿過去,總是會傳來糟糕的結果。他們將這種實驗證明——結果展示稱之為是“穿針心理”。

所以從上面的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如果過分的去追求一件事情的完美程度,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自己無法預測的結果,甚至讓自己悔恨終生。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謹防出現這種穿針心理。因為過分的要求孩子,很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困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清楚這幾個誤區: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不追求孩子完美不等於“不完美”

一些家長表示自己每天追在孩子屁股後邊說:“你別再玩手機了了,趕緊寫作業去!”“你快點寫作業,好好學習!”“你要好好練琴,爭取過了十級考試,這才是優秀!”看到上面的說法,自己是不是不應該這樣?

實際上,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在我們看來,其實就是指導、引導的作用。比如孩子不喜歡學習的時候,可以督促一下孩子。所以,父母上面的話語確實是可以,只是不應該一直暗示,這會給孩子一種壓力。你會發現,一直說要讓孩子優秀,他反而會不優秀。要是少說教幾句,孩子憑藉自己的意志力也會表現很出色,難道我們要控制他們的完美嗎?

刻意強調孩子的成功不可取

今年高考結束之後很多孩子表示:“這是我考試以來最差的一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考失利”,其實每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的存在。一些明明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高考卻總是考不好,之前不在乎成績的或許還是發揮超常,這其實就是一種“期望”產生的結果。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對於學習好的孩子來說,自己必須要考高分,家長在家裡面也會強調這樣的期望。但是對於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來說,自己也不抱什麼希望,所以就直接隨心所欲的答題,沒想到成績還非常理想。父母過分的強調孩子成功,只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打亂做題思路。

不能對待孩子的成功“過分冷漠”

上面一些家長就表示“既然過分關注孩子會讓他們緊張,那要不我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實際上,這裡大家就忽視了你對孩子的陪伴、激勵作用。當你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去面臨孩子的成敗,這隻會讓他誤會:“父母是不是不滿意?父母是不是不在乎”我還不如破罐子破摔!“

我們在面對孩子成敗的時候其實就應該掌握一個度,讓孩子明白自己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至於過分的控制孩子,讓他感受到過多的壓力。這個度是父母和孩子相處之中總結出來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和孩子相處注意這幾方面的問題之外,我們也應該謹防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穿針心理“,教會孩子這幾個方式,讓他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上一層樓。

第1點、巧用“平常心”來看待發生的事情

“媽媽,我這次考試沒有考到第一,我真的很差,我好沒用!媽媽,我不開心!”

“我這次去考級一定會考過的,考不過我就去死!明明早就過了,我不過真的太丟人了!”

“這次試卷一定要提前十分鐘完成,不然就會出現更多的失誤!”

其實一些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勝負欲非常強,做一件事情總是想要爭個高低。可是過分的在意結果,只會讓自己顧及的更多。比如擔心自己考試差而過分的在考試期間想自己不能出錯。擔心考級不過而在考試前夕失眠,想要快速完成試卷卻一直看時間導致錯過時間。要是利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事情,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第2點、學會預設“壞結果”

很多時候大家出錯的原因在於把自己今天做的事情當做是最後一次,我再也沒有機會參加高考了,我再也不想第二次去考級了,我再也不能上臺表演了。看似簡單的一句激勵自己的話,其實已經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為這是在朝好的方向預設。

試想一下,要是你願意預設壞結果,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還在不斷努力,那你一定是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就算我這次不成功,我還有下次機會。這時候積極的心態也會讓自己更加的小心翼翼,而不是將緊張用到別的沒用的事情之上。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第3點、面對重大事件,調整自己的心態

就拿我們所說的高考,很多家長強調“這是改變窮人家孩子命運的唯一一次機會”,孩子也覺得這是自己唯一一次機會,所以要抓緊。實際上,不管是什麼樣的狀態,都有成功的可能。將目光侷限於高考的時候就會讓自己緊張。

我們可以試圖告訴自己:“平常心,大不了考不好就再讀一年”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是不斷前進,而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態。給自己好的暗示,必然會比過分的緊張好很多。面對重大事情,更要淡定。

刻意追求"完美",孩子反倒更沒出息,要明白"穿針心理"

當我們帶有一些目的性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更多的失誤。作為父母其實不應該告訴孩子過多自己的期望,強調期望孩子完美。作為孩子,面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更應該以平常心對待。只有這樣,才不至於過分的消極悲觀,能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