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厭學的孩子很多但是厭學的原因都不太一樣,最常見的就是我學不會,我同學關係不好,父母期待過高。

在接觸了很多厭學的孩子後,我們會發現,雖然同樣都是厭學,但是每個孩子外在的表現形式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孩子厭學的6個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

01

第一種厭學的原因:不瞭解自身優勢。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在我的諮詢個案裡,他特別刻苦,家長說孩子晚上學到12點才睡覺,有一點點時間就會學習,爭分奪秒。

雖然孩子真的努力,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

家長也很困惑,孩子也會很焦慮。

這樣的孩子其實普遍會有自卑心理,雖然自己埋頭學習,但是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潛能。

孩子把學習當成了一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而如果一個人把某件事情當做任務時,我們可能很難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壓力太大的時候,就會阻礙自己的智力發展。

比如說我們當下特別緊張的狀態下,連話都會說不好,有些孩子可能平時學習還不錯,但是一到考試就很緊張。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因為緊張,壓力大,智力水平發展的水平就會比較低,原本能發揮到100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只能發揮到60分。

因為孩子本身自卑,所以特別想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好起來,以此補償自己因為自卑而失去的信心,但是孩子把想要學習好變成了巨大的壓力,這就會降低孩子的智力功能,反而會打壓孩子的學習成績。

這樣的孩子下去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就會開始混日子。

問題的根源就是孩子對自己的能力評價不足,對學習額外賦予的意義太重了。

孩子想透過學習獲得自尊,獲得老師和父母的認可,但正是這些附加的功能讓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的發揮。

而這樣的孩子本身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就比較低,再加上自信心不足,孩子就會漸漸絕望。

那對於這類孩子,我們的對策是什麼?

孩子在中學階段實現自己的潛能,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幫助的,因為他們經驗豐富,能夠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從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最簡單的,就是家長要學會從點點滴滴中發現孩子的優勢和閃光點,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可能這次考試成績多了一分,我們會說看到了孩子這段時間的努力,所以成績會有提升。

如果我們抱著理所應當的態度,孩子的努力不會被看到,對孩子的傷害會是很大的。

要從小事著手,真正看到孩子努力的過程。

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比如孩子喜歡畫畫,他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是畫非常棒,就會覺得孩子幻想的世界很豐富,這個時候其實可以考慮嘗試孩子去學藝術。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但是我們要說的是,雖然興趣是優勢所在,但是我們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條件。

比如說孩子已經高三了,卻突然想學畫畫,可是孩子並沒有一點這樣的功底,這個時候畫畫可以成為一個次優勢,成為一個備選項,找到一個大家都同意的發展方向。

還有一點就是家長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比如很多孩子一說想要當電競選手,想要當網紅,家長就覺得孩子沒出息,這其實是因為家長本身對某些事物帶著一些偏見和濾鏡。

我們可以找一張紙列下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然後看這些事情上有沒有什麼原則性上的錯誤。

不要讓這些不喜歡、偏見,限制我們和孩子的視野還有優勢的開發。

父母認為的沒有出路、不務正業,讓孩子更改志願等,這些都是我們父母自身的限制。

02

第二類厭學的原因:目標不明確。

典型的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

近年來,出現了一個詞叫做空心病。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就是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學習,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

真正的學習目標,中學階段沒幾個人說的清楚,因為我們不瞭解厭學之後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讓孩子想,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這樣的人生需要你付出哪些努力,這樣才不會和孩子的期望有偏差。

如果家長不幫助孩子去梳理,孩子的目標很有可能變成空想。

明確目標後,就會選擇相應的工具,選擇相應要走的路,讓孩子能夠明確的看到他的未來,這才能夠喚醒孩子的學習動力。

比如孩子想寫小說,我們可以問孩子想寫哪個類別的小說,需要怎樣的知識儲備,想要成為一個作家,需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

在青少年這個時期,少年勵志就像是一根繩索,家長善用好這根繩索,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相當大的助力。

03

第三類厭學的原因:學習技能低

這類典型的症狀就是“我不是不想學,我是真的學不會。”

這樣的孩子可能付出不少,但是學習壓力會壓的他抬不起頭,其他人可能輕鬆學到班級前幾名,但是孩子怎麼學都一般,這樣孩子會產生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笨。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這樣的勤奮其實是安慰自己,就是用假勤奮換取自我安慰,我不是不努力,我只是學不會。

這樣的孩子,他的心理能量會放在應對父母的壓力上,不會放到學習上。

因為只要孩子去學習,媽媽就不會嘮叨他,他需要太多的精力去應對外界的壓力。

所以這個情況下很多孩子只是換取家長一句很努力,但是回顧自己一天其實會發現自己沒有什麼收穫。

這樣的孩子是會在短時間內變成好學生,他只是缺一個好方法,刻苦學習的東西歸納一下就好。

我女兒二年級的時候背誦英語,從上午八九點背到下午,一直都沒有背過,我就會跟孩子說出去玩一會兒,女兒玩的很高興,等晚上回家的時候,我讓她再背一遍,孩子一下就背過了。

這就是假學習,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是沒有辦法提高學習的效率的。

我們的對策就是要告訴孩子,對孩子喊停。

因為太盲目不如停下來,當停下來的時候反而可以做歸納,弄清楚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悶頭去想。

緊跟老師的複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的知識抓住,就能保證孩子可以有一個平穩的心態。

事實證明,這樣比囫圇吞棗的效果會好很多。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最後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可能有些孩子在開口這方面有困難,因為自己學習不好會自卑,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擺正心態。

家長要跟孩子主動去分析試卷,是基礎出問題還是方法不對,一定要總結經驗。

04

第四類厭學的原因:能力的侷限

這類典型的問題就是“不是我不想學,其實是學不會。”

某種程度上採取的手段是相同的。

不會學是學不會的原因,學不會又是不會學的結果,因為不會學的路上越走越遠,她就會累又亢奮,會出現從不會學過渡到學不會的狀態。

我們的認知能力不是均等發展的,有些是在認知能力上發展快,在這個階段會比認知低的孩子會表現突出。

能力有侷限的孩子,就是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也就是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

這些能力除非有先天的大腦問題,大部分孩子都是差不多的,如果覺得孩子這方面有問題,大部分是心因性,要找到是什麼原因壓制了孩子的這些能力。

針對能力有侷限的孩子,家庭,父母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高。

我曾經不止一次強調,父母的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針。

基本上沒有見過父母成天吵架孩子的成績會很好的。

所以改善家庭氛圍和夫妻關係很重要。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還有一些小時候被送到爺爺奶奶家,經常換養育人,小時候就寄宿,都會影響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

對於這類學不會的孩子,策略就是會做簡單的休整,需要放鬆身心,調整狀態。

這種情況下孩子要多讀書,多看世界,擴充套件知識面,和不同的人交往,也就是擴大自己的客體知識,會獲得更多的人生經驗。

05

第五類厭學的原因:情緒不穩定

典型表現是“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沒有辦法學。“

這類孩子對別人的看法很看重,會影響考試的發揮和學習狀態。

情緒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好的情緒有好奇、愉快、樂觀、自信,壞的情緒有憂鬱、恐懼、焦慮、害怕自己考不好會讓媽媽失望,一定會限制他的發揮。

有些家長說沒有要求過孩子,沒事考不好也沒關係。

大家覺得當孩子經常聽這些話,孩子會更放鬆還是更緊張。

為什麼不讓緊張孩子還會緊張?

因為如果真的不緊張,家長就不會說,這樣的家長其實還是很在意成績。

應對這類問題的對策是老師和家長除了及時的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緒變化,要對孩子進行安慰。

青春期是正常的病態,本身就處在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狀態,情緒變化會很快,而且孩子得不到緩解和調整就會形成情感交流的障礙,就會表現出焦慮和憤怒,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

1、自我激勵法

,看到孩子好的地方,我們要告訴他。

2、語言暗示法

,比如說孩子說數學好不好,家長可以說:那你可以試一試啊,試一試的意思含著暗示,表示你去試一試就有可能成功。

3、環境調節法

,窗簾換新的顏色,讓家裡看起來更明亮,或者家裡養花,小貓小狗,都有撫慰調節作用。

4、音樂、運動

等等也是可以的。

總之,如果孩子能夠說出:不是我不想學,只是。。。。

這是個好的現象,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只是還需要適當的方法幫助孩子去調整。

06

最後一種,老師和家長的影響。

我們會看到有些孩子換了老師以後,會成績下降,因為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

可能這個老師激活了這個孩子一些不愉快的經歷。

比如有個孩子他的父親對媽媽不好,而新的老師長的就很像父親,所以一看到這位老師,孩子就會想到父親對媽媽不好的畫面,對這位老師就非常牴觸,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動力。

還有的孩子會因為更換老師,在一些心理層面感受到落差。

比如一位曾經很受老師喜歡的孩子,因為更換老師後,覺得自己不如從前一般受到重視,心理產生落差後,影響了這個孩子的學習狀態。

自尊受挫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有個孩子因為回答問題沒有回答上來,被老師罰站,就自尊受挫,以後再也不敢回答問題,連帶著這門學科都不願意學。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有的老師以成績作為唯一標準,這樣學習成績一般的就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家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對孩子評價方式單一,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動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案例,無論孩子多麼懂事,父母都看不到,只會問孩子考了多少分,讓孩子承受了很多的壓力,覺得是為家長學習。

孩子如果一直達不到要求,就會產生挫敗感,進而產生厭學。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採取哪些對策呢?

01多一點鼓勵。

有個一直考倒數第一的孩子,他只喜歡一位老師,因為這個老師從來不會區別對待,會鼓勵他回答問題,鼓勵他參與討論,也從來不會因為他問的問題簡單而批評他。

默薇老師在課程中說過,孩子的學習動力來源於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當孩子在老師這裡感受到了被尊重,孩子的學習動力也會一點點被激發。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去看到孩子的閃光點。

02適當的期望.

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時,孩子就像拖著殼的蝸牛,負重前行,孩子的動力會一點點在這個沉重的包袱下被消耗掉。

有的孩子會因此破罐子破摔,既然無論如何都達不到你們的要求,那我還不如不學了。

所以父母要學會誇孩子。

當孩子第一次學會走路,叫媽媽,我們都會驚喜。

實際上雖然孩子長大了,但是孩子對誇獎,看見的需求仍然存在。

而且,少一點期望不是沒有期望,只是透過合理的目標,幫助孩子一點點實現一個大的目標。

比如今天可以比昨天寫作業快一點,這回英語比上回高1分,透過這樣小的目標去實現,才有可能往大目標去前行。

我們會看到遊戲會有一個個小目標,剛上手會很容易,但是每一關會越來越難,會吸引孩子不斷的去闖關,這是孩子不斷從這些關卡中積累的成就感在激勵著孩子不斷的前進,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要從遊戲中去獲取一些方法。

青少年厭學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03多一些改變。

我們要分析出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去學,對於不想學的要設立目標,對於不會學的要去掌握方法。

同時家長要樹立觀念,不管孩子還是家長,千萬不要害怕麻煩老師,因為你要清楚,孩子在學校的一些問題,老師是可以幫忙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向的。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一直幫助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這是所有問題解決的前提。

——以上內容選自呂鴻娟老師直播課

諮詢師簡介:呂鴻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心理學研究生,擅長親子教育、親密關係、青少年心理、心理創傷修復等方面。

媽心理開通了默薇老師的影片號

趕緊關注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