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危害的危害有哪些?血吸蟲病人與人傳染嗎_ 洪澇危害的基本資訊

血吸蟲病人與人傳染嗎

洪澇是不可避免的天災,每次發生的時候總會給人們造成損失,那洪澇災害的危害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洪澇危害的危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洪澇危害的危害

基本資訊

洪澇自古以來,洪澇災害一直是困擾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災害。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

洪道卸慘狀

頁就是勞動人民和洪水斗爭的光輝畫卷——大禹大禹治水。時至今日,洪澇依然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災害。中國長江連年洪災給中下游地區帶來極大的損失,嚴重損害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環境破壞 經濟損失

洪水氾濫,淹沒了農田、房舍和窪地,災區人民大規模的遷移;各種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沒引起群落結構的改變和棲息地的變遷,從而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莊遷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結構發生變化;洪水淹沒村莊的廁所、糞池,大量的植物和動物屍體的腐敗,引起蚊蠅孳生和各種害蟲的聚集。

水源汙染

洪澇災害使供水設施和汙水排放條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廁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來水水源汙染,大量漂浮物及動物屍體留在水面,受高溫、日照的作用後,腐敗逸散惡臭。這些水源汙染以生物性汙染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標的數量增加,飲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洪水還將地面的大量泥沙衝入水中,使水體感官性狀差,混濁,有懸浮物等。一些城鄉工業發達地區的工業廢水、廢渣、農藥及其他化學品未能及時搬運和處理,受淹後可導致區域性水環境受到化學汙染,或者個別地區儲存有毒化學品的倉庫被淹,化學品外洩造成較大範圍的化學汙染。

食品汙染

洪澇災害期間,食品汙染的途徑和來源非常廣泛,對食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產生嚴重影響,常可導致較大範圍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發。

媒介生物滋生

1。 蚊蟲滋生:災害後期由於洪水退去後殘留的積水坑窪增多,使蚊類滋生場所增加,導致蚊蟲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們居住的環境條件惡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雜,防護條件差,被蚊蟲叮咬的機會增加而導致蚊媒病的發生。

2。 蠅類滋生:在洪水地區,人群與家禽、家畜都聚居在堤上高處,糞便、垃圾不能及時清運,生活環境惡化,為蠅類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場所。促使成蠅密度猛增,蠅與人群接觸頻繁,蠅媒傳染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

3。 鼠類接觸增多:洪澇期間由於鼠群往高地遷移,因此,導致家鼠、野鼠混雜接觸,與人接觸機會也多,有可能造成鼠源性疾病暴發和流行。

傳染病流行

1。疫源地的影響 由於洪水淹沒了某些傳染病的疫源地,使齧齒類動物及其他病原宿主遷移和擴大,易引起某些傳染病的流行。出血熱是受洪水影響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洪澇災害對血吸蟲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響,如因防汛搶險、堵口復堤的抗洪民工與疫水接觸,常暴發急性血吸蟲病。

2。傳播途徑的影響 洪澇災害改變生態環境,擴大了病媒昆蟲孳生地,各種病媒昆蟲密度增大,常導致某些傳染病的流行。瘧疾是常見的災後疾病。

3。洪澇災害導致人群遷移引起疾病 由於洪水淹沒或行洪,一方面使傳染源轉移到非疫區,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進入疫區,這種人群的遷移極易導致疾病的流行。其他如眼結膜炎、面板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觸,增加傳播機會。

4。居住環境惡劣引起發病 洪水毀壞住房,災民臨時居住於簡陋的帳篷之中,白天烈日暴曬易致中暑,夜晚易著涼感冒,年老體弱、兒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患病。

洪澇災害的控制方法

洪澇災害的防治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減少洪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儘可能使已發生的洪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加強堤防建設、河道整治以及水庫工程建設是避免洪澇災害的直接措施,長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從根本上減少發生洪澇的機會。切實做好洪水、天氣的科學預報與滯洪區的合理規劃可以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建立防汛搶險的應急體系,是減輕災害損失的最後措施。

每年2月中旬前後,歷來是長江中下游水位最低之際。長江委水文局總工程師程海雲介紹,三峽工程自2月初加大了下洩流量,在入庫流量僅3000多立方米每秒的情況下,持續保持了4000多立方米每秒的下洩流量。連日來,三峽水庫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15億立方米。加上2月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陽湖流域降雨的逐步增多,使長江中下游因枯水造成的多種不利影響提前得到緩解。

長江委水文局實測資料表明,長江上中游交界處的宜昌、中游的沙市和武漢,以及中下游交界處的大通水文站,這四大水文站的水位比年度最低水位分別高出0。2-1。6米,表明長江中下游已步出水情特枯、航運及沿江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最困難的境地。

“如果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遇到目前的特枯水情就會更嚴重。”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金興平說,三峽工程蓄水至156米後,共攔蓄上游來水110億立方米,這已成為枯水時節的寶貴資源,使三峽工程具備了發揮綜合效益的“籌碼”。(據新華社)2002年,長江中游區域性地區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透過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作用,加強預測預報,科學排程,有效減輕了洪澇災害損失。

2003年,漢江流域發生較大秋汛,透過對丹江口水庫的精細排程,避免了杜家臺分洪區的啟用,同時進行了洪水資源化的有益嘗試,保證了丹江口水庫的安全及汛後滿蓄,實現了上下雙贏。

2004年,在確保三峽水庫和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適時提高三峽水庫執行水位,充分發揮三峽水庫的調蓄作用和長江中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既保證了三峽水庫的正常發電,又緩解了長江中下游宜昌至石首的防汛壓力。

2005年,漢江流域發生1983年以來的最大秋汛,依託現代化的水雨情資訊和決策支援系統科學排程,保證了丹江口水庫不超蓄、漢江中下游幹流主要站最高洪水位不超保證水位,適時利用杜家臺洪道分流清除行洪障礙,實現了漢江防汛三贏。

洪澇災害的分類

概述

洪澇可分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風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潰壩洪水。影響最大、最常見的洪澇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內長時間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發堤壩決口,對地區發展損害最大,甚至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具體分類

洪澇:洪澇災害可分為洪水、澇害、溼害。洪水:大雨、暴雨引 起山洪暴發、河水氾濫、淹沒農田、毀壞農業設施等。

澇害:雨水過多或過於集中或返漿水過多造成農田積水成災。

洪澇

溼害:洪水、澇害過後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災。

洪澇災害:中國主要發生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區。

洪澇災害:四季都可能發生。

春澇:主要發生在華南、長江中下游、沿海地區。

夏澇:夏澇是中國的主要澇害,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黃淮平原。

秋澇:多為颱風雨造成,主要發生在東南沿海和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