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從江稻魚鴨共生的水鄉智慧:稻花香裡有魚鴨

槐葉萍怎麼養不會變黃

貴州從江稻魚鴨共生的水鄉智慧:稻花香裡有魚鴨

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家頁村的梯田。吳德軍攝/光明圖片

貴州從江稻魚鴨共生的水鄉智慧:稻花香裡有魚鴨

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下堯村的一名壯族小男孩兒展示剛剛從稻田裡抓到的鯉魚。吳德軍攝/光明圖片

【農業文化遺產:古老農耕文明的活態傳承】

從江縣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裡世代居住著苗、侗、壯、水、瑤等少數民族群眾。“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批鴨”是侗鄉群眾世代傳承的生產方式,已有上千年曆史。這種“稻魚鴨種養殖複合系統”的生態農業文化瑰寶,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每年穀雨前後,勞作的身影就出現在侗鄉層層梯田中間。農人們把秧苗插進稻田,魚苗也隨之投進水田中。等到魚苗長到兩三指寬,再把鴨苗放入。稻田為魚和鴨提供了豐富的餌料,而魚和鴨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從而大大減少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魚和鴨的來回遊動攪動了土壤,無形中又幫助稻田鬆了土,魚和鴨的糞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機肥,保養和育肥了地力。一塊稻田,獲得稻、魚、鴨三種收穫,從經濟角度看,無疑具有更高的投入產出比。而從生物的視角看,這一生產方式具有突出的生態優勢。

一是可以有效控制病蟲草害。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但是在稻魚鴨系統中其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明顯低於水稻單作田;系統中魚、鴨透過捕食稻縱卷葉螟和落水的稻飛蝨,減輕了害蟲的危害;魚和鴨的干擾與攝食使得雜草密度明顯低於水稻單作田。

二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稻魚鴨系統中,魚和鴨的存在可以改善土壤的養分、結構和通氣條件。魚、鴨吃掉的雜草可以作為糞便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魚、鴨的翻土增大了土壤孔隙度,有利於肥料和氧氣滲入土壤深層,有深施肥料、提高肥效的作用;魚、鴨擾動水層,還改善了水中空氣含量。

三是可以減少甲烷排放。在稻魚鴨系統中,魚、鴨能夠消滅雜草和水稻下腳葉,從而影響了甲烷菌的生存環境,減少了甲烷的產生;最重要的是,魚、鴨的活動增加了稻田水體和土層的溶解氧,改善了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況,加快了甲烷的再氧化,從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總量,尤其是在稻田甲烷排放高峰期最為明顯。

四是可以儲蓄水資源。侗鄉人用養魚來保證田間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如此魚才不死,稻才不枯,鴨才不渴。為了保證田塊水源不斷,雨季時儘可能多儲水,侗鄉的稻田一般水位都會在30釐米以上。這種深水稻田具有巨大的水資源儲備潛力,具有蓄洪和儲養水源的雙重功效,儼然一座座“隱形水庫”。

五是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侗鄉人保留了多樣性的水稻品種。而且,良好的稻田生態環境保持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螺、蚌、蝦、泥鰍、黃鱔等野生動物和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共同生息,數十種生物圍繞稻魚鴨形成一個更大的食物鏈網路,呈現出繁盛的生物多樣性景象。

從江縣發揮“稻魚鴨系統”品牌效應,大力實施生態產業,促進了農業文化瑰寶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也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2015年,從江在全縣的5萬畝稻田中對“稻魚鴨種養殖系統”進行了示範點推廣,稻田測產每畝增產稻穀5%~15%,平均畝產稻穀669。5公斤,生產鮮活田魚24。3公斤,鴨44。7公斤,平均畝產值在6000元以上。

目前,稻魚鴨生態產業示範園已納入了省級農業產業園和黔東南州綠色生態現代生態農業工程。以高增、加榜、剛邊、往洞、鬥裡、丙妹、谷坪、貫洞等8個鄉鎮為主,輻射帶動全縣21個鄉鎮發展稻魚鴨生態種植養殖。以種稻為主體,種養結合,穩糧增效,提升水稻的品質,建立“稻魚鴨共生、稻魚藕連作”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到2020年,將實施標準化稻魚鴨生態種植面積12萬畝,建立優良育種繁育基地3個;漁業增加值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0%,水產品總量達到6000噸;稻田綜合種養每畝實現產值5000元以上。

短評

珍視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

傳承千年的“稻魚鴨種養殖系統”,凝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發展理念,應當珍視這一寶貴經驗,並運用到現代農業中。

這一系統的智慧首先在於對生態圈層的巧妙佈局:水面以上的水稻、長瓣慈姑、矮慈姑等挺水植物為生活在其間的魚、鴨提供了遮陰、棲息的場所,從這些植物落下的昆蟲也是魚和鴨的重要餌料來源;水面上的眼子菜、槐葉萍、滿江紅等漂浮植物靠挺水植物形成的日照、溫度等條件生長繁殖,為魚和鴨提供了食物;水體中部是魚的生活空間;水體底層聚集著河蚌、螺等動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這些又被魚、鴨所捕食。

這一系統的另一個高明之處在於根據不同物種的生長特點,科學把握種稻、投魚、放鴨的時間:在雛鴨孵出3天后放到田裡,一直到農曆三月初為止;之後播種水稻,在下谷種的半個月左右放魚花;四月中旬插秧,魚的個體很小,可以與水稻共生;稻秧插秧返青後,田中放養的魚體超過三指寬時放養雛鴨;水稻鬱閉、魚體長超過8釐米左右時放養成鴨;水稻收割前稻田再次禁鴨,當水稻收割、田魚收穫完畢,稻田再次向鴨開放。(作者 呂慎 吳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