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苦木注射針劑可以做霧化嗎

常用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一、概述

中醫藥學是我國醫藥科學的特色,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草藥大部分是天然藥物。一般而言,按傳統方法應用,多數中藥是安全的。然而古人云,“是藥三分毒”,“有利必有弊”。

中藥如果使用不當,同樣會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威脅生命。早在遠古時代,就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

對中藥安全性的基本認識

(1)凡是藥品都有毒,中藥亦不例外,“中藥安全無毒”的提法是不科學的。

(2)中藥與西藥相比,相對安全,低毒。對某些中藥用之不當而產生的毒副反應,大驚小怪,借題發揮,禁用中藥,也是不對的。

長期以來,由於傳統觀念、資訊閉塞、瞞報漏報及廣告推波助瀾等因素的影響,中藥的不良反應問題很長時期未受到重視,甚至普通大眾對中藥的毒副作用就知之更少,盲目認為中藥安全,無毒副作用,甚至錯誤地認為中藥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二、不良反應發生概況

經歷了幾次世界範圍的“藥害”,藥品的安全性已經成為評介用藥合理性的首要指標。從20世紀80年代起,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逐步在我國開展,至今我國藥物不良反應(ADR)檢測系統已基本建立,並正在逐步完善中。在全國有32個省級監測中心,至今已收集到7萬多份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涉及數百種藥品。其中注射劑的安全性備受關注。據上海藥品不良反應中心統計,2004年中藥不良反應比例達12%~15%,其中中藥注射劑是中藥不良反應的“主兇”;據統計,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引起的不良反應占14%,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王倩等統計了1990-1999年85種期刊報道的中藥注射劑ADR共計718次,發現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具有嚴重程度高、品種相對集中的特點。

湖南醫科大學不良反應監測中心2002年共收到中藥注射劑ADR報表302例,涉及30個品種,75%集中於8個品種,

它們是:雙黃連注射液、丹參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黃芪注射液、刺五加註射液、葛根草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

2 、 中藥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有上升趨勢

(1)中藥使用範圍擴大,人群增加,發生機率增大。

(2)中藥製劑增多,經提取精製後,有效成分及有毒成分均濃集,療效提高,毒性亦增強。

(3)認識提高,診斷水平提高,檢出率提高。

(4)假冒偽劣產品,不合理用藥,盲目用藥,長期、大量用藥增多。

(5)誤導宣傳:“安全無毒”,忽視不良反應,缺乏警惕。

(6)中藥安全性的研究、監測,管理不夠。中藥毒理學尚未引起應有的重視,未形成一門科學,亦未達到GLP要求。

(7)商業行為的干擾,藥品說明書上回避毒副反應,禁忌症及警示性內容。 以上原因導致中藥不良反應有上升趨勢。

3 、 有毒藥材目錄 我國衛生部將下列藥物按毒性中藥管理(29種): 砒石(紅砒、白砒)、砒霜、生川烏、生草烏、紅升丹、生馬錢子、生甘遂、雄黃、紅娘子、生白附子、生附子、水銀、生巴豆、白降丹、生千金子、生半夏、斑蟊、青娘子、洋金花、生天仙子、生南星、紅粉、生藤黃、蟾素、雪上一枝蒿、生狼毒、輕粉、鬧羊花。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版)性味與歸經項列出的具有小毒、有毒、大毒的中藥如下: 小毒(24種):丁公藤、九里香、土鱉蟲、川楝子、小葉蓮、水蛭、艾葉、北豆根、地楓皮、紅大戟、兩面針、吳茱萸、苦木、苦杏仁、草烏葉、南鶴蝨、鴨膽子、重樓、急性子、蛇床子、豬牙皂、綿馬貫眾、蒺藜、鶴蝨。

有毒(38種):乾漆、土荊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烏、天南星、木鱉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半夏、硃砂、華山參、全蠍、關木通、芫花、蒼耳子、兩頭尖、附子、苦楝皮、金錢白花蛇、京大戟、制草烏、牽牛子、輕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陸、硫磺、雄黃、蓖麻子、蜈蚣、罌粟殼、蘄蛇、蟾素。

大毒(10種):川烏、馬錢子、馬錢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紅粉、鬧羊花、草烏、斑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