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18歲上海妹妹插隊回老家,嫁了貧農小夥

「知青歲月」18歲上海妹妹插隊回老家,嫁了貧農小夥

我家兄弟姐妹共九人,第三、五、九是男孩,其他都是女孩。老二早逝,實際上是八人。老大老二是女孩,我是老三,所以比我年齡大的叫我阿三,弟妹們叫我大哥。六妹比我小六歲,是六八屆初中生,畢業那年,正逢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一片紅。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上肉,這麼小的年齡就要離開上海,離開親人,到外地去務農,獨立生活,大人心裡總是啥不得,不放心。那幾天,父母倆個人反反覆覆地商量:六妹去哪裡,生活條件會好一點?有時還會問上我二句,徵求一下我的意見。

最後,他們決定讓六妹回自己老家去投親插隊。

我的老家是寧波鎮海縣霞浦鎮。祖父母在河東村,早已去世,村裡已無親屬往來。外公外婆在下洋村,都還健在。六妹自然就去下洋村了。父母與外公外婆聯絡此事,二老求之不得。因為外公外婆只有二個子女,我媽媽在上海,舅舅在瀋陽。二老年歲已高,身邊無人照顧。

外公大名張紹水,別名張淼。說起我外公,那是下洋村的“公眾人物”。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他是解放前浙江師範學校自學考畢業生。畢業後回家鄉,教小學。是一個全能老師,除了教語文、數學外,還擅長音樂、畫畫,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二胡拉得遠近聞名。

解放初期,由於老師缺少,外公被長期派往山區,一個人全包一個學校。外婆告訴我:“你外公去山區教書,我只好全程陪同。要替他燒飯做家務。山區村子小,小孩子不多,全村也就二十來個。不分年齡大小,不分年級高低,全坐在同一個教室裡,一縱排就是一個年級。一個年級上課,其他年級安排做作業。依次輪流。音樂課、體育課就只能全體一起上了。”

放暑假、寒假,外公外婆回到家裡,那時,外公也閒不下來:張家請他寫對聯;李家請他代寫信;王家請他主持婚禮……

後來,外公年紀大了,政府把他調回下洋中心小學。這樣,他社會活動就更方便了。記得我小學的一個夏天,帶著弟妹們到外婆家渡暑假,正巧碰到外公主持一個村民的婚禮,我們趕去看熱鬧。走進一個很大的院子,裡面已是擠滿了人。外公正站在新郎新娘邊上,高聲說道:“今天天氣很好,國家形勢也很好,新郎新娘都很好……”反正說的話裡,最後一個都是好字,他把結婚現場的氣氛調節得非常好,引得陣陣掌聲。

就是這樣一個老好人,由於年輕時長期在外教書,“文革”中被誤會成惡霸地主。從而引出了六妹嫁給貧農小夥的故事來。

不久,媽媽陪著六妹去了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安排六妹住在原來舅舅結婚的二間房子裡,自然是很舒適。

六妹在我們家的兄弟姐妹中是最勤快的,人也聰明,做家務是一把好手。在上海,家務多由她操勞。外公外婆見了,自然非常高興。

母親回上海後,外婆到鎮政府去打聽怎麼給六妹報戶口。工作人員對外婆說:知青要想落戶我們鎮,落腳點與知青必須是直系親屬,你是胡星兒的外婆,條件不符合,她不能把戶口報在你家裡。這下,外婆謊了神,趕回家,馬上把這事告訴外公。外公也是沒有了主張。他想到了周家,說:“找周家商量商量,看看他們有什麼辦法。”周家也沒碰到過這樣的事情,自然也沒有辦法。

張、週二家幾代世交,都把對方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一定會鼎力相助。於是周公公四處打聽,終於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如果胡星兒嫁給我們村裡的人,她就能在村裡落戶。外公外婆知道後,開始盤算起這件事情。

誰知過了不久,下洋村造反隊找上門來,宣佈外公是一個在嶺外(離下洋很遠的地方)有一百多畝地的大地主,說外公是為了逃避改造,在十幾年前逃到下洋來的。

外公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雖然上一代家境殷實,但都是土生土長的下洋人。造反派頭頭以為外公在裝瘋賣傻,就咆哮著問:“有人反映,你十幾年前,經常半年幾個月不在下洋住,幹什麼去了?”外公回答說:“政府派我到山裡教書去了。這個你們可以查查。”造反派頭頭說:“還想狡辯,不老實交代就開會批判你。”誠實的外公只能被鬥了。

在批判會上,造反派頭頭說:“嶺外造反隊來信說:六七十歲的大地主,名字叫張淼,幾年前,為了逃避制裁,溜走了。問我們這裡有沒有一個叫張淼的老頭?大家知道張紹水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叫張淼,年齡也一樣。他十幾年前,每年大半時間不在下洋,不就是在嶺外嗎?”

臺下一片譁然,年紀大一點的村民議論紛紛:“張老師和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哪有什麼嶺外這種事啊”年輕一點的村民都說:“要說張老師是惡霸地主,沒人會相信。”造反隊頭頭見老百姓一下子散了一大半,留下的大多向著外公說話,再鬥,也鬥不出什麼名堂,只好草草收場。結束時還不忘惡神惡煞地對外公說:“你要每天到大部隊來早請示晚彙報!”

一下子,外婆成了地主婆,還要陪鬥。

被批鬥後回到家裡,外婆與外公商量:“這樣一來,星兒(六妹)要受到牽連,周家的長孫元益,為人忠厚老實,幹活勤快,還不如嫁給他。星兒好有個依靠,戶口還能解決,造反派也不敢對我們怎樣了。”外公表示同意。

我知道周家:解放前,他們是下洋有名的赤貧農,雖然人興丁旺,但一畝地也沒有。我外公因為家丁不旺,從小過繼給周家,這是家鄉的老世俗。外公的把兄弟,我叫周公公,他先連著生了六個兒子,接著,連續生了五個女兒。周公公的大兒子也生了五個男孩一個女孩……在下洋村絕對是一個大家族。元益和我同輩,也曾見過面。他個子比我稍高,顯瘦,但看上去身板硬朗,很精神。小小年紀已經是海邊灘塗上捕魚捉蟹的一把好手了。

外婆寫了一封信給母親,把六妹嫁給元益的想法和原因告訴了母親。母親接到此信十分生氣,馬上給外婆回信表示反對。她認為要靠元益和六妹結婚才能在下洋報戶口,是外婆編出來的“故事”,把外婆還數落了一番。大概意思是:六妹年齡還小,不到談婚論嫁的時候,還有回上海的可能。你不能為了自己利益,斷送六妹的前途。並且發誓:如果六妹與元益結婚,我就不認你這個娘了!

其實,從小外公外婆對我很好。小時候,我會經常去外婆家住上幾天。特別是暑假,一般都在外婆家度過。外婆帶著我去趕集,帶我去自留地摘瓜……我拎著鉛桶,跟著外公去鉤魚。(不是釣魚。是把米糠作魚餌,投到河裡,等鯉魚來吃食,吹出一串串水泡,順著水泡,把秤鉤大小的鉤子慢慢的放到魚身邊。等魚碰到連線魚鉤的繩子,就猛的一下往上抽,鉤子會扎進魚肚裡,把魚甩上岸。)這一幕幕都呈現在我的腦子裡。想想外公外婆老了需要有人照顧,再想想六妹要是有機會回上海就好了,一邊是怒氣衝衝的母親,一邊是年邁寡助的外公外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我母親是一個十分強勢的人,一般情況下是十分講理的。我們兄弟姐妹對母親的吩咐,是不敢反抗的。

當時,母親也給六妹去了一封信,叫她見到信立即回上海。但是六妹並沒有回上海。事後我問她怎麼一回事?她曾告訴我:“接到母親信的時候,我身邊沒有回上海的錢。要是我告訴母親實話,又怕傷了外婆的心,所以內心非常糾結,沒有給母親回信。”六妹性格善良,有點懦弱,這一定是她的心裡話。

當時她剛滿十八歲,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自然沒了主張。

不久,傳來了一個令父母和我都十分意想不到的訊息:六妹和周元益已經結婚了。當時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20歲、女18歲。母親和父親十分生氣。在當天晚上,我們半夜三更醒來,還是聽到隔壁他們倆個嘀嘀咕咕地說話的聲音,雖然無法聽清楚,心裡明白,他們一定在商量六妹的事。第二天早上,看到他們倆人的眼圈都變黑了,感覺人也瘦了不少。

母親給外婆又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你為了自己利益,瞞著我們讓星兒結了婚,斷送了她回上海的可能,我再也不認你這個娘了,斷絕一切來往。

後來,父母再也沒有給外婆寫過信,外婆也很長時間沒有來信。那一年的十一月份,天氣已經冷下來。一天早晨,還沒睡醒,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門,還在叫我:“阿三,我來了,開開門。”我被這聲音驚醒了,一聽,是外婆的聲音,我連外套都沒穿,趕緊去開門。看到外婆瘦小的身子,一臉疲憊。心裡好一陣酸楚。我知道,現在,正是寧波輪船到上海,再趕到我家的時候。趕緊把外婆接到房間裡。父親聞訊也到門口,把外婆的行李提進屋裡。只是沒同外婆涗一句話。

母親安排外婆休息。一直到晚飯後,她們倆個開始在房間裡“交鋒”。外婆把六妹不結婚不能報戶口的原因又說了一遍。母親還是不同意這個說法,認為外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顯然,到了這種地步,母親雖然很憤怒已經無可奈何了。她問外婆:“星兒現在住哪裡?”外婆說:“住周家。”母親說:“趕緊叫星兒住到你那裡去。”因為當時外婆家各方面的條件,比周家好得多。這樣的要求,外婆當然爽快地答應了。

外婆回家後,與周家商量:元益、六妹搬家的事,周家房子本來就擠,當然求之不得。隨即,兩人就搬了過來。這樣一來,多全齊美:元益空出的房子可以給弟弟住;外公外婆年齡大了,身邊也有人照顧;外公外婆可以幫六妹看看門。

說也奇怪,自從元益、六妹搬進外婆家後,造反派再也沒有來找過麻煩。一場風波也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過去了。

「知青歲月」18歲上海妹妹插隊回老家,嫁了貧農小夥

周家上上下下非常開心:元益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上海姑娘,還是張家的外孫女。張、週二家現在是親上加親了。這對於盛行“門當戶對”的寧波農村來說真是一段佳話。元益對六妹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二人婚後相親相愛。不久,生了一個大胖兒子,生活稱得上美滿。

不久“文革”結束了。外公子虛烏有之事得到了徹底平反。元益和六妹也有了用武之地。元益承包了池塘養魚,又撐小船下海捕鰻魚苗。六妹勤儉持家,幫元益做後勤。二人珠聯璧合,很快成了“萬元戶” 。他們自己又造了房子,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踏踏實實地前進著。

真沒想到的是,元益和六妹的姻緣,從一場風波開始,卻有了美滿的結果。這是歪打正著?是時代變遷的結果?還是二者皆有之!

後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六妹進廠工作。下洋村的海邊成了北侖港區,整個下洋村被徵地。六妹一家搬到了北侖,住上了公房。他們的兒子長大成人,當上了北侖某港區的工會幹部。一家過得和和美美,十分令人羨慕。

「知青歲月」18歲上海妹妹插隊回老家,嫁了貧農小夥

元益和六妹

「知青歲月」18歲上海妹妹插隊回老家,嫁了貧農小夥

作者:胡道軌

作者:胡道軌,1946年生,1965年畢業於上海徐匯中學高中,1966年參加工作。曾帶領小組獲“上海市勞動模範集體”稱號。1984年考入上海交大機電分校管理工程系,畢業回廠擔任廠領導工作。是上海市企業管理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