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2021小麥秋播藥劑拌種技術方案

小麥秋播藥劑拌種是防治關口前移、實施農藥減量、預防病蟲害的關鍵措施。在小麥播種期實施藥劑拌種對控制冬繁區的條鏽病等至關重要;對預防小麥全蝕病等根腐類病害及地下害蟲,確保一播全苗。

抓好秋播期藥劑拌種對於控制小麥多種病蟲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據我市小麥病蟲的發生特點,

特制定襄陽市

2021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工作技術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分類指導、分割槽施策、節本增效”原則,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以小麥秋播種子處理為重點,前移防治關口,有效控制小麥紋枯病、根腐類病害、孢囊線蟲病、種傳病蟲發生危害,壓低小麥蚜蟲、條鏽病、赤黴病等遷飛性、流行性病害發生基數,減緩、減輕小麥苗期病蟲發生危害程度,為全年小麥病蟲害防控打好堅實的基礎,努力保障小麥生產安全。

二、目標任務

以確保小麥生產安全為目標,以調整種植結構,推廣抗病品種,秋播藥劑拌種為重點,統籌協調、因地制宜、科學實施。全市小麥藥劑拌種面積要達

90%以上,其中沿河流域等條鏽病越冬菌源常發區、地下害蟲和根部病害重發區,拌種率要達到100%,杜絕“白籽下種”。實現小麥條鏽病秋苗期基本不發病或零星發病,外傳菌源量降至最低,確保完成小麥病蟲危害損失率在5%以下的生產目標。

三、主要技術

(一)科學選用拌種藥劑

1。沿河流域等條鏽病越冬菌源常發區,可以選用戊唑醇、三唑酮、唑醚·滅菌唑等藥劑包衣或拌種,兼職紋枯病、白粉病、黑穗病。

2。土傳和種傳病害重發區推行選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矽噻菌胺、四冠、酷拉斯、苯醚·咯·噻蟲等包衣或拌種,防治根腐病、莖基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兼治治苗期鏽病、白粉病、黑穗病等。

3。地下害蟲重發區推行辛硫磷、吡蟲啉、噻蟲嗪、戊唑·吡蟲啉等種衣劑包衣或拌種,防治金針蟲、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兼治胞囊線蟲、苗期蚜蟲、麥蜘蛛等。

4。多種病蟲混合發生區,可根據當地病蟲發生特點,選用相應的殺菌劑、殺蟲劑復配進行包衣或拌種,如選用戊唑·吡蟲啉、苯醚·咯·噻蟲、烯肟·苯·噻蟲等包衣。選用復配劑時,有效成分應與單劑劑量大致相同。

5。有條件地區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採取以多粘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為主的微生物菌劑、白僵菌、綠僵菌等微生物農藥以及免疫誘抗劑等拌種或土壤處理,防治土傳、種傳病害和地下害蟲、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同時,在拌種時加入蕓薹素內酯、海島素或碧護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提高小麥抗逆性(抗凍,抗病、抗旱、抗澇等),提高產量。同時需要注意,藥劑拌種必須充分拌勻,並嚴格藥劑使用說明控制用藥量。特別是用三唑類藥劑拌種,不能隨意加大藥量,以防出現藥害。拌藥麥種只能做播種用,不能作飼料。

(二)合理選用拌種方法

。根據藥劑劑型的不同,合理選用拌種方法。幹拌拌種方法:先將種子倒入拌種器內,然後按比例將藥劑倒在種子上,旋轉至拌種均勻。沒有拌種器的,可直接將種子堆放在地上,按比例將藥粉倒在種子上,用鐵鍁等器具充分攪拌,讓藥均勻附著在種子上。溼拌拌種方法:應先將農藥按用量兌水稀釋,按比例倒在地上的麥種上,用拌種器或鐵鍁等器具充分拌勻,覆蓋堆悶

3-5小時後即可播種。

(三)安全實施拌種操作

。拌種操作人員必須穿防護服

(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進行防護,拌過的種子必須當日播種完畢,拌種務必均勻,並嚴格掌握用藥量,以免發生藥害或影響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