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肥 養蠶賺起“生態錢”

變廢為肥 養蠶賺起“生態錢”

□譙靈敏 楊珊

特約通訊員 唐明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儀隴縣在大力發展蠶桑產業的同時,推行“全產業鏈”“種養迴圈”“校企共建”等綠色發展模式。目前,全縣建成現代蠶桑產業基地7萬畝。該縣一家時裝有限公司按照全球有機紡織品(GOTS)認證標準,年產(銷)高檔服裝達100萬件。有機蠶桑逐漸成為該縣的“金字招牌”。

9月10日,筆者走進儀隴縣土門銅鼓現代蠶桑產業基地,只見內有鬱鬱蔥蔥的桑園、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桑園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等,一座座白色小樓和養蠶大棚點綴桑園之間,構成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鄉村畫卷。

儀隴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2013年6月,儀隴縣招引一家香港服飾集團,在該縣先後註冊成立一家時裝有限公司、一家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印染製衣、外貿出口於一體的絲綢服裝全產業鏈。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全縣三家龍頭企業建成現代蠶桑產業基地7萬畝,覆蓋土門、新政、柴井、雙勝、大寅等地。

“與傳統養殖不同,我們在栽桑養蠶的過程中,堅持‘種養迴圈’的綠色發展理念。”該負責人說,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把桑枝、蠶糞等廢棄物透過資源化利用轉化為有機肥等,製成的有機肥再施用於桑園種植。這樣既有效解決了桑枝、蠶糞等廢棄物處理難、消納難問題,又透過變廢為有機肥,降低了種養成本,增加了產出效益,最終達到了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雙贏的效果。

此外,該縣推動這家集團公司與西南大學、省農科院等專業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簽約23位知名蠶桑專家、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建立了科技服務中心、專家大院,為企業在品種應用、技術創新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專家選育出了能夠吐出紅、黃、藍等6個顏色的蠶絲品種,其中,吐黃色蠶絲的品種陸續在該縣推廣。生絲品質可達到國際最高標準6A級,每粒繭絲平均長度達到1200米,具備了無印染製衣的成熟條件,不僅質量更高,而且更加有機、更加環保。

生態迴圈養蠶還讓群眾獲得了可觀的收益。據統計,該縣養殖農戶按照50畝1個單元管桑養蠶,年養蠶 175張、產繭7000公斤,一年純收入能夠達到12萬元以上;其他農戶透過土地租金、入園務工等方式,戶均增收7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