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近期,嫩江市多個鄉鎮大豆田植株發生食葉害蟲為害,咬食大豆葉片造成嚴重缺刻,經圖片鑑定,確認為苜蓿夜蛾幼蟲和豆卜饃夜蛾幼蟲。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豆卜饃夜蛾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

苜蓿夜蛾

苜蓿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

以幼蟲取食葉、花蕾、果實及種子為害。

危害大豆、苜蓿、甜菜、甘薯、玉米、花生、棉、麻、番茄、櫻桃番茄、馬鈴薯、豌豆等70多種植物。

生活習性

東北地區年發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月第1代成蟲羽化產卵,卵期約7天。第1代幼蟲7月間入土做土繭化蛹,成蟲於8月羽化產卵。第2代幼蟲除食葉外,還大量蛀食豆莢,為害嚴重,9月間幼蟲老熟入土做土繭化蛹越冬。

幼蟲習性

幼齡幼蟲有吐絲卷葉習性,在內取食,長大後不再卷葉,蠶食大量葉片。幼齡幼蟲受驚有向後逃逸習性;大齡幼蟲遇驚擾即彈跳落地;老齡幼蟲受驚後蜷縮成環形,落地假死。

成蟲習性

成蟲需吸食花蜜作補充營養,並有趨光性。

形態特徵

老熟幼蟲體長約40毫米,頭部綠色、黃色或粉紅色,有褐色點,每5-7個一組,中央的斑點形成倒“八“字形。幼蟲體色變化大,有淡綠色、灰綠色、棕綠色等,背線暗色,亞背線白色有暗邊,氣門線黃綠色。

成蟲體長約15毫米,翅展約35毫米。前翅灰褐色帶青色,近外緣有濃淡不均的棕褐色橫帶;翅中央有1塊深色斑,有的可分出較暗的腎狀紋,上有不規則小點。後翅色淡,外緣有黑色寬頻,帶中央有白斑,前部中央有彎曲黑斑。

卵半球形,直徑約0。6毫米,卵面有稜狀紋,初產白色,後變黃綠色。

蛹長約20毫米,褐色,末端有2根刺狀剛毛。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蟲少時,可用紗網、布袋等順豆株頂部掃集,或利用幼蟲假死性,用手振動豆株,使蟲落地,就地消滅。

2。利用黑光燈或糖醋盆誘殺成蟲。

化學防治

幼蟲發生期,每百株有30頭以上危害時,掌握在3齡前噴灑藥劑防治,一般廣譜性殺蟲劑常用濃度均有效,可選用菊酯類如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也可以選用一些生物農藥如菜顆蘇芸菌、茚蟲威等。可參考噴灑:

50克/升氟氯氰菊酯乳油0。3升/公頃

或150克/升茚蟲威懸浮劑0。3升/公頃

兌水150公斤/公頃,於下午三點以後葉面噴霧防治,降雨間隔期為5個小時。

稽核:何可心

編輯:王正宏 邵澤慧

「百姓生活」苜蓿夜蛾識別與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