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苦苦尋求的蓬萊山,難道並不存在,只是海市蜃樓嗎?

文/林巖

古人們苦苦尋求的蓬萊山,難道並不存在,只是海市蜃樓嗎?

海市蜃樓,亦稱蜃景,現代科學界的解釋是一種光學折射、反射現象,地面的建築、山水、人物等物體被折射在大氣層上,形成一種虛像,一般出現在特殊地理環境中的特定時間。

古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眼中的海市蜃樓是天上神仙生活的場景,如果出現兵馬、戰車,則被認為是陰兵過境,最早記錄海市蜃樓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

《史記》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

這段話的意思是:戰國時期的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等帝王都先後派人去海上,尋找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州”等三座神山。

相傳在渤海里,有很多人看到了神山,路程看上去並不遙遠。

有人接近過神山,看到山上有很多神仙,還有長生不死的神藥,動物都是白色的,宮殿則都是黃金白銀材料建造的。

等到了山腳下,神山卻落入海底,進一步接近,船就會被風浪吹走,始終沒有人能真的登上神山。

這段記載很明顯就是海市蜃樓,而在古人眼裡,卻成了神仙的生活場景。

古人們苦苦尋求的蓬萊山,難道並不存在,只是海市蜃樓嗎?

司馬遷卻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說法:“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認為是一種氣體幻化成的虛像。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發生在登州府(今屬山東蓬萊)的奇聞異事。

海上出現雲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當地土著稱之為“海市”或“鬼市”,認為是蛟龍吐出的“蜃之氣”幻化的。沈括卻不這麼認為,但又無法解釋清楚。

歐陽修曾出使河朔,路過高唐縣(今屬山東聊城),他居住的驛館上空有如鬼似神的一些怪人,從空中走過,車馬行駛和人畜發出的聲音清晰可聞。

沈括聽高唐的父老說:二十年前,高唐縣也出現過大白天有車馬經過的奇觀,人畜歷歷可見,人們說得非常詳細,沈括沒有做太多的記錄。

南宋遺民、愛國詩人林景熙遷居吳越海濱躲避戰亂,曾目睹過海市蜃樓奇觀,記錄在《霽山先生集》一書中:他在閱讀《漢書》時,看到“海旁蜃氣像樓臺”一段,認為並不可信。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春三月某一天,林景熙吃午飯的時候,家裡的僕人告訴他一件怪事,說“海中忽湧數山,皆昔未嘗有”,海面忽然出現幾座山,此前從沒有過,當地的父老都感到非常怪異。

這和《史記》記錄的神山極為相似,林景熙無比驚駭地走出門,當時穎川主人派僕人邀請林景熙,幾個人登樓遠望,果然是奇異的場景——“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如疊巘,列如崪岫,隱見不常。”

這裡彷彿是非常繁華的地方,有城郭、臺榭,居民宅院“數十萬家,魚鱗相比”,鐘鼓樓飛簷清晰可見,精美建築之巧妙勝過魯班。

古人們苦苦尋求的蓬萊山,難道並不存在,只是海市蜃樓嗎?

過了一會兒,畫面發生變化,或站立如一個人,或幻化成一頭野獸,一會兒是“旌旗之飾”,一會兒是“甕盎之器”,畫面“詭異萬千”。

幾個人目睹了海市蜃樓從出現到“冉冉漫滅”的全過程。

歷時大約三四個小時左右。

林景熙在文章的結尾處感慨道:“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那些樓閣、人物都去了哪裡呢?大海卻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自古至今,很多幸運者在海上、江湖、沙漠、雪原等特定的環境中,目擊到海市蜃樓的奇異場景,其中相對靜止的畫面很好解釋,而場景幻化不定,且出現“現代人”看到“古代場景”的詭異現象,光學折射的解釋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期待著科學界能早日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