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姓”吳氏源流及溪南上岱美吳姓世系考

泰伯後人姓什麼

吳太伯,又稱泰伯, 吳國第一代君主, 東吳文化的宗祖。 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 季歷。父親傳位於 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 仲雍避讓,遷居江蘇,建國勾吳。

“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姓”吳氏源流及溪南上岱美吳姓世系考

吳為泰伯封地。泰伯即周文王之大伯父。《通志氏族略》記載:“

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姓。

”吳姓始祖是泰伯,源出姬姓。太王有子三:長曰泰伯,次曰仲雍,三曰季歷。季歷子昌,聰明過人。太王喜欲禪位季歷以及昌。泰伯知之乃偕仲雍奔於荊蠻(即今之江蘇省),居今江蘇省無錫縣梅里東南三十里處,這裡古故稱泰伯城。據史載:自泰伯至壽夢,俱居梅里。吳,舊稱吳郡吳縣、吳都、姑蘇城等,泰伯隱身禮讓,盛德可風。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壺嗣舊譜(戊子本)載有《泰伯公遺訓》詩一首

不膺王爵命加封,跋涉雲山幾萬重

來到江南為世祖,後日千載仰高

當時江南還很落後,泰伯和仲雍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而逐漸發展成吳國。後來姬昌的兒子建立周朝,便把無錫這個地方封給泰伯、仲雍和他們的後裔。傳至十九世孫壽夢時,才開始稱王(見《澄海百家姓》。壽夢在《高堂統譜》是十八世孫。),壽夢有子四:諸樊、餘祭、夷昧、季札。四子中唯札最賢。壽夢欲立之,札辭不受。乃封於延陵(即今常州市),故稱延陵季子。掛劍墓樹(載《高堂統譜》),事見《史記·吳世家》。季札聘晉,北過徐國,徐君愛札之劍而不敢言。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劍而不敢言。札心知之,為使上國,耒獻。及返過徐,徐君已死,乃解其寶劍,掛之徐餘君墓樹而去。世以為信義而傳為千古美談,稱為春秋之賢者!太史公(即司馬遷)曰

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智清濁。鳴呼!何其宏覽博物君子也。

春秋後期,吳國逐漸強大,稱霸中原,是為春秋五霸之一。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相,孫武為將,一度攻破楚國。傳至廿一世夫差為君,只因忠奸失察,任用小人,遂為奸忤誤國失政(周元王二年,即公元前475,參見《辭海》)。夫差失國,子孫以國為氏,而皆宗季子,故吳氏稱延陵世家(轉引自北京圖書館收藏的《吳氏宗譜·敘宗》)。此即吳氏之緣起者。今凡國中吳族,均為春秋吳國王室之類後也。吳氏自周初肇姓,隨之世易時移,子孫蕃盛,支系紛繁。於今族人遍佈國中,且派衍外邦。吳姓現在是中國人數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是為中華民族之一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盛族。

“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姓”吳氏源流及溪南上岱美吳姓世系考

吳姓入閩始於唐末(公元907年之前),時有河南光州(淮河以南)固始縣吳仁祿、吳祭兄弟六人隨王審知入閩。仁祿居溫陵(福建泉州別稱),祭居莆田。吳祭派下稱祭為開閩始祖,溫陵派下也稱仁祿為開閩始祖(見《靈水吳氏族譜》《延陵吳氏統譜》)。其實兩支皆出脈。至宋末元初,避亂入潮,散居饒平、澄海、海豐、惠來等地。

在澄海本姓聚居之隆都前溝、東溝、雲路頭等村,則是祭公派下十六世裔孫名尚質,吳氏原居漳州城南馬口,後移居詔安縣梅州。宋乾道年間(1165-1173),尚質曾任秀州(宋時稱嘉興府)司理參軍(亦稱司李,掌獄訟),與陳景肅等稱七賢(還有徽國朱文公、知興化軍翁瓊州、秀州司理參軍吳梅月、太學生鄭克剛、太學生薛宗汴、太學生楊國光、永福令楊尹敘。摘自《梅州族譜》),為梅州吳氏之祖。生五子,長奮龍、次應龍、三興龍、四見龍、五乘龍。至宋末元初,二房應龍派下裔孫,有一支派至澄海定居。故有“

五龍三下廣

”和“

五龍三下潮,有水好創鄉

”之說,至今已傳三十代以上(摘自《澄海百家姓》)。

據傳吳姓入潮時分住饒平高堂鄉,澄海縣之隆都、揭陽縣之曲溪、炮臺等地開派。始祖為粵川公,公諱益,生於福建詔安梅州,墓地穴名“金交椅”。粵川公為丁卯解元進士,曾任柳州府正堂。有子五:長子居隆都溝墘,次子居前溝,三子居東溝,四子居堤仔尾,五子居雲路頭。故前溝大宗對聯才有

後遷居於潮州府饒平縣前溝鄉(隆都前溝鄉系屬饒平縣管轄),公生於宋理宗,終於宋度宗(即趙禥),墓葬澄海溪南董坑慈孝山“

系出梅州新閥閱;宦傳柳府舊家聲。

”和大宗大門左右兩側上有“

派分渤海、澤衍柳州

”之句。

又據蓮陽下社西吳記載,其始祖肇基公,系粵川公六世孫。六世祖生二子,長潛篤公,次肇基公。肇基公生有五子:長房移居澄海之冠山開派,餘四子仍住前溝。溪南上岱美鄉吳氏則是肇基公派下裔孫元俊公至此。

(本文根據上岱美吳氏後人提供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