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在中國

原標題:百年包豪斯(下)| 生根中國,另一條不平凡之路

2019年是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誕辰100週年。包豪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在向東西方的傳播中,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和方式。本文將探討包豪斯現代主義建築在中國的發展。

包豪斯建築思想對中國早期受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教育的、其後在中國建築教育和城市建設方面,具有深遠影響,借其中個別人物的事蹟,可以看到包豪斯現代主義建築在中國的落地生根與衍變脈絡。

包豪斯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在哈佛任教時曾預言了一種全球化的建築樣式,他曾對貝聿銘說:“其他國家將會追隨那些出現在歐洲和美國的設計”。雖然貝聿銘當時並不認同或不希望這樣的事情會出現在中國,但無疑,格羅皮烏斯預言的總體方向是對的,在形式服從功能;設計服從生產;批次生產以滿足快速建設的角度來說,包豪斯理念,或者國際主義的建築風格是很適合現代化生產發展需求的。只是格羅皮烏斯沒想到,所謂的“同工異曲”,就是當包豪斯在傳播世界的過程中,由於所在國的政體關係,會出現不同的設計形式。特別是美蘇爭霸時期,同樣的包豪斯理念卻因歸屬“資本主義”或是“社會主義”而成為美蘇兩國叫板的武器之一。

於是乎,包豪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在向東西方的傳播中,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和方式,雖然它們發展到後現代主義時期,再會殊途同歸。以下,就來講講這另一條不平凡的路。

年輕的左翼建築師

可以說,包豪斯的德紹時期是個註定孕育不平凡的時期。1926年,就在格羅皮烏斯帶著包豪斯師生搬遷德紹,意氣風發的建造新校舍和教師住宅時,一位剛從德累斯頓畢業回到家鄉德紹的年輕人來到了格羅皮烏斯的事務所謀職,他就是理查德·鮑立克,一位今後必將影響遠東城市規劃的德國建築師。

包豪斯在中國

理查德·鮑立克

包豪斯在中國

鮑立克在德紹事務所的合影

在德紹工作期間,鮑立克負責建設了幾個專案,也執導了一些教育片,內容關於現代建築、城市規劃和住宅。還與格羅皮烏斯和格奧爾格·穆赫一起完成了一個重要的預製板材建築——鐵皮屋。這在今天看來,就是一個類似集裝箱改造的小屋,但在當時這就是最早的預製結構建築,它必將在今後的工廠批次化生產的建造中大放異彩。

包豪斯在中國

鐵皮屋

鮑立克出生在一個政治氛圍濃厚的工人家庭,他的父親是德紹市的社會民主黨領袖,他本人也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因此,當1933年納粹黨上臺執政,迫於政治壓迫,鮑立克不得不以政治難民的身份逃亡到中國上海,投奔他的同學魯道夫·漢伯格。

漢伯格早在三年前就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海外招聘來到上海,並在1932年創辦了自己的傢俱公司。他在上海的第一個設計作品,也是上海的第一棟現代建築是維多利亞護士宿舍,於1933年正式啟用。憑藉著正方體和機能性的設計,這棟建築成為了一個新的地標。

包豪斯在中國

維多利亞護士宿舍

包豪斯在中國

初來上海的鮑立克

那時恰逢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發展期,上海作為遠東最大的城市,吸引了全世界的冒險分子。得益於漢伯格的幫助,鮑立克在上海很快的穩定下來,順利開展起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他在上海從事過室內、傢俱和舞臺設計,還有建築設計、都市規劃,乃至鐵路建築顧問、越江工程委員等工作。因為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使他遊走在上海的社交名流圈層;也因為反對納粹、親猶太人和布林什維克主義,使他失去了德國國籍,行動僅限在租界區內。

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在出任哈佛建築研究院院長之前,格羅皮烏斯曾在英國倫敦建築學院教過課,這使得當時年輕的中國學生黃作燊有緣與大師相識,並在1939年畢業後,轉而追隨格羅皮烏斯進入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深造,成為了格羅皮烏斯的第一個中國研究生,同時在教的還有馬塞爾·布勞耶。

包豪斯在中國

黃作燊

包豪斯在中國

上海聖約翰大學

1941年,年輕的黃作燊學成回國,兩年後受上海聖約翰大學工學院院長楊寬麟的邀請,負責建立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擔任系主任和教授,時年28歲。當時,中國建築教育界普遍是以美國賓州大學的“Beaux-Art”學術思想為主流,作為一位新來的年輕學者,黃作燊在辦學伊始就把包豪斯式的現代建築教學體系介紹給中國學生,強調實用、技術、經濟和現代美學思想,實屬現代建築在中國的先驅。

建系初期,黃作燊積極尋找能教授建築課程的教師,所以當時在上海、曾在格羅皮烏斯工作室工作的鮑立克,自然成為黃作燊的首要人選。他邀請鮑立克來學校教授室內設計,鮑立克接受了聘請,並提出同時教授城市規劃課程的要求。從起初的德紹到現在的上海,對於建築,鮑立克已慢慢地把興趣點放在了預製板材、公共住宅和城市規劃方面,希望能在上海實現自己的事業理想。

包豪斯在中國

鮑立克的聖約翰大學名片

同時邀請的還有美國同學A。J。Brandt教授構造,匈牙利建築師Hajek教授西洋建築史,又把李德華、羅小未、李瀅等學生留校助教,並在設計基礎課上仿照包豪斯做法,請來幾位知名的現代主義畫家,如程及、吳冠中、樊明體、朱膺等。

相比“學院派”,由黃作燊和鮑立克等一些現代主義建築師主持的教學更加註重城市功能發展和城市系統結合的原則,從而擺脫了以往城市軸線、城市中心形態等古典美學為主導地位的城市規劃,同時增加了城市發展的有機分散、鄰里單位、衛星城等現代城市規劃體系。對於鮑立克,他傳播的雖然並非完全的包豪斯教育體系和城市規劃理念,但他傳播的是以包豪斯基礎課程和思想在內的、結合現時的現代教育體系和城市規劃體系。

大上海都市計劃

鮑立克的理想在抗戰勝利後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當時,國民政府已收回了租界,上海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市政管理。1946年1月,鮑立克應邀做了一場名為“大上海之改建”的公開演講,他先從上海城市改造的意義,再從人口規模、城市幹道、港口建設等方面談到對未來上海發展的設想。這次演講為後來的大上海都市計劃編制奠定了研究的基本方向和城市向大都市發展的基本原則。

市長吳國楨力排眾議,決計為上海制定完整的城市總體規劃。1946年8月24日,上海市都市計劃委員會成立,國民政府委託聖約翰大學為上海做城市規劃——大上海都市計劃。於是,以黃作燊為首的5名教授和3名校外的專業人員一起制定了計劃,鮑立克作為技術負責人。

包豪斯在中國

大上海都市計劃初稿

包豪斯在中國

大上海都市計劃二稿

“大上海都市計劃”是在舊有華界和租界之外,在城市東北部的江灣地區首先新建市中心區、市府大樓、住宅和其他公共設施,同時規劃道路交通、港口碼頭,將過去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上海第一次整合在一個空間框架內。鮑立克否定了之前1927年國民政府的上海計劃,他提出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概念。把上海的城市規劃定位為交通樞紐、經濟中心、工業化的,強調社群的重要性,甚至還預測了上海城市規模的發展趨勢。並從區域規劃入手,以有機疏散方式,把上海市民的居住與工作、生活與娛樂所需的功能結合起來。還提出一個閘北西區的重建計劃,包括社會住宅的建造方法。當時的嘉定、青浦、松江尚屬江蘇省。“大上海都市計劃”依照建設現代城市為目標進行大都市區域的組織布局,並對上海如何成為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從而帶動整個中國工業化發展所需的重大城市的基礎建設做了50年的戰略規劃。

“大上海都市計劃”是上海結束百年租界歷史後首次編制的上海市全行政區完整的城市總體規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城市總體規劃。它高瞻遠矚地對未來上海的城市規模、人口預測、浦東開發、港口碼頭等具國際化城市的地位方面進行了預測,這與此後的城市發展極其吻合。系統所引進的西方現代社會規劃思想,給上海日後的城市發展和建設提供了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

包豪斯在中國

大上海都市計劃工作組員(左一:程世撫,右一:金經昌)

可以說,這個專案在當時聚集了一批中國最精英的、受現代建築教育的年輕建築師,他們大多畢業於現代主義建築教育中的兩所學校,一所是倫敦建築學院,另一所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如中國現代建築的奠基人陸謙受、黃作燊、鄭觀宣、白蘭特A。J。Brand、甘少白Eric Cumine等是畢業於倫敦建築學院,其中的黃作燊和鄭觀宣又去往哈佛建築研究院,結識了梅國超Chester Moy和王大閎。戰後百廢待興,這些學子帶著自己的愛國熱情和建築理想回到祖國,參與到這個城市規劃專案,而鮑立克等外籍建築師又為這個計劃帶來了自己的實踐經驗,而透過所參與和培養的學生又對今後上海乃至中國的城市規劃起到深遠影響。

包豪斯在中國

大上海都市計劃三稿

1949年6月6日,“大上海都市計劃”終於完成了第三稿,但遺憾的是由於時局動盪、政權更替,這個歷時4年的、詳盡的都市計劃最終沒有被實施。

一線串兩端

二戰勝利後,雖然德國納粹政府倒臺了,但德國卻被美蘇兩大戰勝國分割。而在中國,國共內戰又急劇升級,上海物價飛漲。鮑立克的內心感受著一種焦躁和煎熬。都市計劃設計組人員發生了很大變動,留在租界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少。鮑立克此時也萌生了去意,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國。此時,佛羅里達大學也有意請他去教學,但因為共產主義者的觀點和政治難民的身份,使他沒能成行。

1949年10月1日,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6年後,鮑立克離開了上海,取道香港回到德國,那個已不是年輕時記憶中的國家。國家已分裂為東西德國,且意識形態鮮明對立。而關於包豪斯,諷刺的是,在納粹時期,它被認為是“非德國、社會主義”的風格,而在東德初期,它又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而被排斥。

去東德還是西德?鮑立克是個理想主義者,他一直希望能實踐自己的城市規劃理想。顯然,東德更符合實現這個夙願,而且能提供更好的職位和待遇。同樣,也正是在上海的經歷,讓鮑立克很快成為柏林重建計劃的規劃委員會成員,並最終把理想付諸實現。

包豪斯在中國

鮑立克的斯大林大街規劃效果圖

包豪斯在中國

鮑立克負責的斯大林大街C區

作為東德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展示社會主義成就的街道規劃,斯大林大街(現卡爾·馬克思大街)成為了改造的重中之重。由東德著名的建築師赫爾曼·亨瑟曼、伊貢·哈特曼、漢斯·霍普、庫爾特·魯西特和鮑立克一起規劃設計社會住宅。亨瑟曼早年是現代主義大師漢斯·夏農城鎮計劃中的成員,年輕時就曾在瑞士日內瓦湖邊設計了極具包豪斯風格的肯文別墅。

包豪斯在中國

包豪斯在中國

包豪斯在中國

斯大林大街

斯大林大街有2公里長,89米寬,街道兩邊矗立著的蛋糕式、紀念碑式的建築形式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性建築風格。但由於斯大林主義的建築風格需要更多的花費用在不必要的裝飾上,而在戰後面對資金和資源短缺的壓力,要建設大批次的住宅使得東德不再那麼反對包豪斯風格那功能性的、批次化建設的理念了。鮑立克負責建造了斯大林大街C區,還參加了多項柏林重大設計專案。此後,他又將精力投在了他的理想——城市規劃上。他曾主持了幾個東德的城市規劃,如霍耶斯韋達、施韋特和哈雷新城直至退休。這些成績,讓他成為了東德建築與城市規劃領域的權威,以及包豪斯學派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代表。

上海同濟大學的教師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建築系被合併到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那些選擇留在中國內地,或是新中國成立之前毅然回國的聖約翰大學學生成為中國現代建築與規劃發展的重要力量。

包豪斯在中國

包豪斯在中國

同濟文遠樓

50年代初,李德華主持設計了同濟工會俱樂部,體現了現代建築的理念。由黃毓麟等設計的建築系主樓是當時的中國十大建築,作品完全體現了包豪斯的現代建築設計的五大原則。而文遠樓的建成則體現出了對包豪斯的設計思想已走向成熟。

1953年,蘇聯規劃專家穆欣曾來上海指導編制過城市規劃。當時,蘇聯在斯大林思想指引下走的是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強調社會主義和民族形式,即用宏偉的軸線和廣場來表現時代的氣勢。但那些鮑立克的、參與過大上海計劃的學生,他們早接受了世界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所以基本沒有采納穆欣在歐洲已被淘汰的方案,還是沿用現代主義的、而非藝術的佈局來做城市規劃。比較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和上海是不一樣的,北京明顯莫斯科化。

包豪斯在中國

包豪斯在中國

北京長安區

包豪斯在中國

北京街區規劃

黃作燊從1952-1966年,一直擔任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副主任,教授。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包豪斯被打入冷宮。黃作燊與家人也因此飽受迫害,最後於1975年病逝,終年60歲。李德華、馮紀忠和羅小未等也多次被批。與鮑立克、貝聿銘等在國外的建築師相比,他們卻被這場政治運動白白耗費了許多冤枉的名譽、精力和寶貴的時光,乃至生命。

中國早期的建築留學生

第一位在德國接受現代主義建築教育的當屬奚福泉,1903年他出生於一個上海的進出口商人家庭。1923年,奚福泉就讀於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建築系,獲工程碩士學位後於1927年進入柏林夏洛滕堡科技大學(現柏林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雖然在當時奚福泉跟包豪斯並無直接關聯,但當時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已影響了這位年輕學子的思想。這一點可在他畢業回國後的第一個建築作品中體現。由奚福泉開設的啟明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上海法租界內的虹橋療養院,建成於1934年。為了讓肺病患者能曬到太陽,全部療養室朝南佈置,設特大陽臺,從低到高的樓層呈階梯形層疊,最充分地利用日照。虹橋療養院建築形式完全遵循內部功能需求,沒有任何與結構無關的裝飾,注重功能、衛生及環境。造型美觀大方,已深得現代主義建築的本質思想。

包豪斯在中國

包豪斯在中國

虹橋療養院

奚福泉的作品還有上海的浦東大廈、幾十幢花園洋房和住宅大樓、南京國貨銀行、南京國立戲劇音樂院,他在公用和工業建築設計方面也多有建樹。1952年,奚福泉義務籌建輕工業部設計公司華東公司(現中國輕工業上海設計院),後成為設計院一級工程師。1957年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二屆理事,上海市第四、五、七屆人大代表,中國建築學會上海分會理事。

第一代留學德國的另一位重要建築師當是夏昌世,他1903年5月出於廣東省的一個華僑工程師家庭,1928年在德國卡爾斯普厄工業大學建築專業畢業並考取工程師資格。1932年在德國蒂賓根大學藝術史研究院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於歷任工程師和大學教授。1973年8月移居德國弗賴堡市。

包豪斯在中國

廣州生物化工研究所

包豪斯在中國

廣州大學和磚造拱頂雙層屋頂

他的主要設計作品有華南工學院圖書館、行政辦公樓、教學樓及校園規劃,廣州文化公園水產館,中山醫學院醫院大樓、教學樓群和實驗室等,湛江海員俱樂部,海南亞熱帶研究所專家樓,武漢三所新建高等院校設計,鼎湖山教工療養所,桂林風景區規劃與設計,廣西醫學院設計。其中中山醫學院教學樓群1993年獲中國建築學會成立40週年頒佈的優秀建築創作獎。他的作品風格是將德國建築的理性、精巧及實用與中國園林的自然、靈活、講求意境及嶺南地域的氣候特點、建築材料結合起來,並體現出一種開朗、樸實、相容和富時代性的特色,因而被稱為嶺南風格。

包豪斯在中國

貝聿銘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一位大師”的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廣州,祖籍是蘇州望族之後。貝聿銘在上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師從格羅皮烏斯和布勞耶。馮紀忠和黃作燊先後都是他的同學。1979年,美國建築界宣佈當年為“貝聿銘年”,他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

包豪斯在中國

香港中國銀行

包豪斯在中國

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後記

由於篇幅關係,無法在此對中國早期受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教育的、其後在中國建築教育和城市建設方面做出貢獻的,包括當代的建築師一一勝數。但借其中個別人物的閃亮事蹟,我們重又發現了在上世紀開創的包豪斯現代主義建築在中國如何落地生根,其思想又受本土政體和人文因素影響而發展衍變的關聯和脈絡。對於當今中國,隨著國家建設的迅猛發展,現代主義風格猶如滲透在肌膚下的血液般滋長,包括繼而又成為後現代主義的實驗田的現狀,使我們不由地在對過去的梳理中,形成對當今再發展的反思。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及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