鯷魚的習性決定如何選擇釣點

鯷魚的習性決定如何選擇釣點

鯷魚屬溫帶海洋性中上層魚類,洄游習性明顯,當棲息海區水溫發生變化時,魚群的密集區也隨之發生變化。廣泛分佈於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的鯷魚,是一種被稱作為“日本鯷”的鯷魚。

鯷魚是小型雜食性魚類,主要捕食浮游生物,餌食種類包括浮游甲殼類、毛顎類箭蟲、雙殼類幼體等。鯷魚性成熟比較早,黃海鯷魚1齡即達性成熟,體長7。5-14釐米為繁殖力量旺盛群體。鯷魚屬連續多峰產卵型魚類,產卵期長,產卵場主要集中在海州灣漁場、海洋島近海、渤海、舟山群島近海和溫臺外海等海域。進入黃海北部的魚群5月下旬開始產卵,至9月產卵結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成功釣獲鯷魚,就要從其魚性入手。選擇好正確的施釣時期和作釣場所才行。由於鯷魚是一種洄游習性十分明顯的海洋魚類,黃海和渤海漁汛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每年的4月下旬、11月和12月,雖然也有少量鯷魚先期洄游或滯留於黃海和渤海海域,但分佈密度低,基本無法形成網捕漁汛。即便是休閒釣,也難找到值得出竿的魚群。

鯷魚的習性決定如何選擇釣點

鯷魚的個體都比較小,常見尾重不超過15克,考慮到搏魚手感及可食用性,適合釣捕的多是些錯峰產卵的大鯷魚。而這些尾重超過了20克的“大傢伙”,多集中出沒於8月和9月。

釣點、釣餌和釣技,並稱垂釣三要素。也就是說,想釣到魚、釣好魚,首先要找到魚群的藏身之所。鯷魚屬中上層魚類,對棲息海區水質和水深要求不嚴格,從距離岸邊幾米至百十多海里的廣闊海域,都有鯷魚出沒。

因為個頭超級小,抗風浪能力弱,海面上浪湧較大和海流湍急時,很少能發現密度較大的魚群。鯷魚群喜歡聚集的海區,是一些海水迴圈速度比較緩慢的海灣,環繞海島和荒磯周邊的淺水區,養殖筏地外圍、筏檔及巷道內,大海面流水兩側及流水轉向後所形成的穩水區。

搜捕隱藏在海面下的鯷魚,首先要找到鯷魚的天敵,鮐魚、藍點馬鮫和海鷗。大家都知道,鮐魚和藍點馬鮫圍剿鯷魚時,除了會把鯷魚群逼入深水區以外,最多見的情形是將鯷魚群追趕到了海面上。這種大型的圍獵活動與集體逃亡行為,勢必會造成小鯷魚在海面上亂蹦亂跳。常說的“起湃子”,就是對小鯷魚竄上海面的形象描述。而小鯷魚一旦暴露在空曠的海面上,馬上就會引來成群的海鷗輪番“空襲”。置身釣場,近處看到平靜的海面上小魚亂竄,遠處看到成群的海鷗撲擊海面,其所在的水面下,就是鯷魚群的活動區。

鯷魚的習性決定如何選擇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