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收肺氣 謹防“老寒腿”——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養生

酸味收肺氣 謹防“老寒腿”——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養生

胡紅

主治醫師

咸寧麻塘中醫醫院病區主任

一、霜降的由來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8個節氣,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於每年公曆10月23日-24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霜是一種特殊的水氣凝結而成的,寒霜出現於秋天晴朗的月夜。秋天的夜晚地面散熱很多,當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這種白色結晶體就是“霜”。一般來說,白天太陽越好,溫度越高,夜裡結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後早晚溫差更大。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們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二、霜降節氣的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意思是說,霜降節氣時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徵。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

三、霜降節氣的民俗

霜降吃柿子。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霜降登高。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

賞菊花。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霜降到了拔蘿蔔。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農諺有“霜降蘿蔔”一說,是指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不及時收穫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蔔品質和收成。

霜降吃牛肉。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

四、霜降如何養生?

起居養生。霜降時晝夜溫差加大,要做好保暖工作。除了要適時新增衣服之外,應格外重視腰腿部位的保暖。霜降時氣溫下降明顯,風、寒、溼邪侵襲腰府,造成腰部經脈受阻,氣血不暢而發生腰痛。而腿部的膝關節也是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之一,我們平常所說的“老寒腿”就與感受風寒之邪有著密切關係。霜降時因天氣日益寒冷,老年人極易患上此病。因此,霜降後人們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服,尤其應注意腰腿部的保暖。

飲食養生。民間有句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素問• 髒氣法時論》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水果可以吃柿子、葡萄、柚子、山楂、石榴、梨等。食材可以選擇山藥、南瓜、蘿蔔、百合、鴨肉等。

運動養生。霜降一般在農曆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霜降開始,氣溫越來越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鍊,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洩,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情志養生。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即將進入冬季,自然界一片肅殺的映象,人的心情也容易出現憂思悲傷的感覺,《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中說:“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日子久了,嬌弱怕受風寒。肺為嬌髒,秋季乾燥,肺臟虛弱,悲傷會讓情況雪上加霜,所以要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取而代之。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也就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髙賞,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要經常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娛樂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這些活動中,多與他人交流溝通。

責編:丁婉瑩

本文來自【咸寧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