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含羞草屬於花類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享有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這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中國歷史上的‘’中國四大美女‘’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象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

沉魚西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落雁王昭君: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閉月貂蟬: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那麼貂嬋怎麼叫“閉月”呢?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楊玉環: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由來,最後的“羞花”原來是含羞草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楊玄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