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紫斑魚是什麼魚

上週在商場裡看到了一件小事:

有個新手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媽媽在逛超市,手裡的小推車不小心撞到了一箇中年男人。結果中年男人反口就是:

你怎麼回事啊?會不會看路啊?撞到人了知不知道?

新手媽媽也是一臉怒色,但是依然擺擺手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其實說起這件事情倒不是為了強調雙方的素質問題,而是想要透過一件小事強調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

憤怒,似乎在我們的生活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小事,小到隨處可遇。

被人不小心碰到了了,第一反應是憤怒。

被苛責以後,第一反應同樣是憤怒。但是由於其他更理智的情緒,掩蓋了憤怒,所以我們才會有其他更理智的表現。比如說道歉,或者說各讓一步。

憤怒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實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我們認為這都已經不是事了。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但憤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卻是毀滅性的。

憤怒的人,更容易得心臟病:

有研究表明,憤怒的情緒會引發心臟病。因為人在憤怒的時候,心臟的脈搏跳動是心平氣和狀態的15倍。

人在憤怒時,身體處於極度緊張狀態,會導致心率加快、動脈擴張。即便情緒平復後的一段時間,我們的精神也會處於慌亂狀態。

所以許多醫生和養生專家提醒我們,要心平氣和,不怒不燥。

憤怒的人,人際關係容易變差:

觀察我們的身邊會發現,一些情緒暴躁的人,很難與一些圈子融合。

我嬸嬸就是一個脾氣不大好的人,不僅自己的老公、連帶孩子都難免要忍受她的暴脾氣。打麻將輸了會發脾氣、老公賺不到錢會生氣、和親戚往來也會各種不順她的心意。

導致的結果,是她的兒子叛逆不聽話、早早輟學;她的老公,也就是我小叔,要麼三天兩頭往麻將館跑,要麼是往自己姐姐家跑;身邊的親戚更是鮮少有往來。

可以說憤怒是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不僅我們人類會承擔憤怒帶來的不良影響,在生物界同樣也會發生類似事件:

在生物界有一種魚叫做紫斑魚,它的身上長滿了毒刺。紫斑魚在攻擊其他魚的時候,他越是憤怒,越是滿懷仇恨,對其他魚的傷害也就會越深。

本來紫斑魚的生理機能,足夠支撐他活到七八歲,但其實,他只能活到兩歲。這是為何呢?

原來是因為他對於其他人的傷害越深的時候,同時對自己的傷害也會越深。他的怒火,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

這像極了我們人類憤怒的樣子,既給別人帶來無法挽回傷害,也讓我們自己傷心、傷身。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而在面對憤怒,我們常見的做法是:

發洩憤怒。

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出來,施加給別人身上。一言不合,就要打要罵。

但是,當你發洩憤怒以後,它卻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你身上。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

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的貓。

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了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踢貓效應講述的,是一種壞情緒的傳播鏈條。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情緒變壞時,潛意識會驅使他選擇弱者發洩,而受到攻擊的人又會尋找自己的出氣筒,這樣就會形成一條清晰的憤怒傳遞鏈。

人的不滿和糟糕心情,會沿著社會等級強弱來傳遞,由金字塔頂尖,傳遞到最底層。

但是,社會底層的人,也並非會選擇一味忍受他人的情緒。

正如,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面對憤怒的情緒,不是發洩情緒,而是學會與自己和解

首先,我們要做到正確理解憤怒。

憤怒並非不該存在。儘管憤怒會引發許多的不良後果,但他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

憤怒是一種情緒系統,它會讓我們做好準備,反抗潛在的危險。生理學家沃爾特曾提出過一個概念,“戰鬥或逃跑反應”。

逃跑反應是因焦慮而遠離危險,戰鬥反應更多是出於憤怒,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感到憤怒的時候,我們會啟動身體的應急反應,比如說肌肉緊張心跳,呼吸和代謝加快,這些生理運動會讓我們的身體做好行動的準備。

生氣的時候會很想去攻擊讓我們憤怒的物件,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一些緊急的狀況,出現憤怒,能夠讓我們及時保護自己。但如果只是日常中的一些小事挫敗,完全沒有必要採用這種方式。而且如果我們不斷的去啟動憤怒系統,會給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其次,憤怒的源頭雖然在別人身上,但是它的控制權在你自己身上。

想想看,如果你是上文中被小推車碰到的中年男人,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憤怒嗎?別人碰了我一下,我一定要還回去,不能讓自己吃這個虧。

還是認為這僅僅是一件小事而已,碰到就碰到了,沒關係。

所以你看,其實憤怒這件事情,他是對人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行為,產生的後果也不盡相同。

所以對憤怒最好的辦法,是瞭解自己有著什麼樣的行為模式和理性情緒行為。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情緒治療方法論:ABC情緒療法。

在上面我們瞭解到憤怒,它的控制權是在我們自己本身的,而這也是ABC理論所提到的一個點。

A是指事情的源頭誘因。上文中的一位中年男子被小推車碰到了,那麼這個誘因呢就是被小推車碰到的這件事。

B是我們自己的信念。也就是上面所提到過的,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會有著什麼樣的行為。有的人選擇息事寧人,有的人選擇反抗到底。

而c呢,就是這件事情的後果。

我們每個人做出的行為,可以說都是由A到C的。

比如上文的中年男子被小推車碰了一下,他選擇反擊罵了對方一頓。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從A到C的過程。

但其實中間,相隔了一個B,也就是我們自身的一個行為背後的信念想法。比如被小推車碰到的中年男人,他的信念想法是:他被小推車碰到了,他認為自己受到了傷害。由此他產生了憤怒,並且他需要發洩他的憤怒情緒、他需要反擊。

所以面對憤怒,我們需要改變的是B,即我們自身。

行為背後的信念想法,又可分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而中年男子所產生的信念,毋庸置疑,屬於非理性的。

智商情商都線上,可總想發脾氣?管理不好憤怒,就只能被憤怒管理

於此相反,我們需要培養的是理性信念。如何培養呢?從下面3點做起。

1.識別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帶來的是憤怒的負面情緒,而非理性信念通常伴隨著這些話語出現:

他應該/必須/絕對,要為他的過錯付出代價;

他傷害了我,這件事情實在是太糟糕了/太嚴重了/太可怕了;

我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

非理性信念,引發的是過度的自我,思考的角度是“絕對性”。

所以在面對問題時,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內心會出現這些聲音,避免出現“踢貓效應”的後果。

2.提高自身的挫折容忍力。

憤怒鮮少是源自於挫折本身,而是源自自身對於挫折的容忍度。

生氣的時候,你會認為你的情緒是應該的,你面臨的狀況,對你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你不能接受,你需要反擊。

但是生活當中,十有八九不順利,並非能事事如意。

真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如果我們無法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就不能做成任何重要的事情。

個人成長靠的是面對挫折,而非迴避挫折。

經歷太少,才誤以為小事也是事。

其實,那都不是事!

3.接受憤怒的自己。

首先我們要承認,自己對於不公的事情會有憤怒情緒。而非拒絕承認,或為自己辯護,而且我們要承認是我們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導致憤怒情緒的發生。

憤怒,乃人之常情。不是一味抵抗它,而是選擇接受它。在接受的過程中,馴化它、與自己做朋友。

有很多事情是沒有價值的,是我們賦予它的價值。

一旦我們對有些事件做了評估,產生了信念,我們的信念就會導致我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