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人應該知道的冠縣歷史》(1)—冠縣的“冠”應該怎麼讀?

今年因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蒐集、閱讀了一些冠縣的歷史資料,發現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竟然發生過那麼多有趣的故事,身為冠縣人,活了半輩子,竟然才知道。閱讀之餘,整理了幾篇冠縣歷史小常識,和所有冠縣人及願意瞭解冠縣的朋友們共享。

《冠縣人應該知道的冠縣歷史》(1)

——冠縣的“冠”應該怎麼讀?

這些年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們冠縣人介紹自己籍貫的時候,“冠”讀一聲。“你是哪裡的啊?”,“俺是冠(

guān

)縣地。”

外地人介紹我們的時候,“冠”讀四聲。“這位是冠(

guàn

)縣來的朋友。。。”

當然,在正規的說普通話的場合,冠縣的“冠”一直讀四聲。但我很疑惑,作為我們的籍貫,土生土長的冠縣人還沒有外地人讀的準確嗎?

我覺得有必要從我們冠縣名字的起源來捋一捋,冠縣的“冠”到底應該讀幾聲。

《冠縣誌》記載,冠縣自隋朝開皇六年建縣。開皇是隋文帝楊堅的年號,開皇六年對照公元紀年是公元586年。581年北周皇帝禪位於楊堅,隋朝建立,年號開皇。586年隋文帝楊堅把毛州下屬的館陶縣、清淵縣各劃出來一塊,建立了一個新縣,因其境內有春秋時期的冠氏邑而命名為冠氏縣,沿著歷史一路走來,元朝時改為冠州,明朝時改為冠縣。

《冠縣人應該知道的冠縣歷史》(1)—冠縣的“冠”應該怎麼讀?

冠氏邑

而冠氏邑的來歷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是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官員專職負責製作“冠”,也就是有身份的人戴的帽子。這個官員做“冠”做得非常好,深得晉侯賞識,就賜他姓冠,給了他一塊封地,叫冠氏邑。

第二個說法是晉國有個規定,凡是立了戰功的武將,晉侯就賜一頂“鶡冠”,其中一名武將英勇善戰,得到的“鶡冠”最多,後來晉侯就賜他姓冠,賜封地冠氏邑。

《冠縣人應該知道的冠縣歷史》(1)—冠縣的“冠”應該怎麼讀?

鶡冠,又稱武冠

上述兩種說法都說明冠縣的“冠”是跟帽子有關。

查字典可以知道,當“冠”字釋義為帽子的時候,應該讀一聲“

guān

”。這麼推論,冠縣的“冠”應該讀“

guān

”。

《冠縣人應該知道的冠縣歷史》(1)—冠縣的“冠”應該怎麼讀?

有的人也許會說,字典裡“冠”字做姓氏時讀四聲“

guàn

”,冠氏邑中“冠”字做姓氏解釋,應該讀四聲。

不錯,字典裡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又查了一下資料,冠姓淵源有好多處,詞意也有好幾種,這裡不詳細說了。冠氏邑做為淵源之一,和那幾個淵源的冠姓根本不是一家,也許本來也不是一個讀音,只是後來做字典的時候,編輯把他們歸在一起,統一一個音調,讀“

guàn

”了吧。

反正我覺得咱們冠縣人讀的對,畢竟老祖宗就是這樣傳下來的:咱是“

guān

”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