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所有的質量經理都想知道事情是否“在控制之中”。“受控”通常意味著過程(Process)正在生產100%合格的產品(Product)。為此,要有一個好的過程能力或效能指數來做評價過程(Process)。

能力與效能指數

有四個能力與效能指數最為常用。雖然不斷有人提出了許多其他的指數,但這四個指數有效地總結了過程和產品規格之間的關係。

Cp能力指數使用上下規格之間的差異來定義可用範圍,並將其與以最小方差執行的過程所需的通用範圍進行比較。所需的通用範圍為六倍的組內標準差,即6 sigma(x)。

因此,Cp是指資料的規格範圍是波動範圍的多少倍,這個值越高,說明資料波動幅度相對越小,過程能力強。然而,Cp卻沒有考慮資料的居中性,有可能資料波動範圍很小,但是卻是在規格範圍外波動。

Cpk則在Cp的基礎上還考慮了資料波動的中心位置,從而可以用來衡量過程的中心能力。

下面這張圖說明了Cp與Cpk之間的差異,資料的波動幅度一致,當資料中心偏移時,Cp不變,但Cpk就變小了。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Pp效能指數使用上下規格之間的差異作為可用範圍,並將其與過去過程實際表現的標準差做比較。在計算能力指數時,我們用的是組內標準差Sigma(X),而在計算效能指數時,用的將是樣本標準差s。

因此,效能指數Pp將可用於評價過去的過程表現。但是,它不考慮過去過程表現的中心位置中心效能指數Ppk則是透過來定義過程的有效可用範圍將過程中心位置考慮了進來。

這些指數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這四個指數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圖上半部分的Cp與Cpk描述的是過程的潛在能力,下半部分的Pp與Ppk描述的是過程過去所表現出來的效能。隨著一個過程的執行越來越接近發揮其全部潛力,那麼Pp與Ppk將向上移動,接近上層的Cp與Cpk。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上圖的解讀:

左側兩個指數假定了過程中心與規範中心重疊,而右側考慮了二者之間偏離的程度。當過程中心接近規格的中心時,右邊的值會向左邊的值靠近。

當一個過程穩定地執行,頂層和底層的指數將具有相似的值,但左右兩側的值之間會存在一些差異,這種差異是過程中心偏移帶來的影響。

當一個過程既穩定又無偏移地執行時,這四個指數將是同一物件的四個估計值,並且這四個值將彼此非常接近。

Cp是最佳狀況下的潛在過程能力值,而效能指數Ppk描述的是過去的過程效能。這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我們的過程改善機會。

示例 – 透過四個指數進行過程分析

我將基於上文介紹的指數知識對前兩個過程進行分析,後兩個過程請大家也試著自己分析一下。

過程一:四個指數如下,你能對這個過程做出什麼判斷呢?

過程一的Cp與Pp, Cpk與Ppk均較接近,說明過程較為穩定;Cpk與Ppk又明顯小於Cp與Pp,說明過程中心偏移。此時,我們要做的是調整過程的中心位置。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過程二:四個指數如下,你能對這個過程做出什麼判斷呢?

雖然這四個值中有三個數值是比較大,但是過程能力指數和效能指數之間的差異告訴我們,這個過程正在不穩定地執行。Cpk與Cp以及Ppk與Pp之間的差異又告訴我們,這個過程沒有在接近規格中點的地方執行,偏離了中心。Ppk和Cp之間的巨大差異表明工藝改進的機會很大。針對這個過程,我們首先需要穩定過程,消除組間的變差,另外需要將過程向中心修正。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過程三:四個指數如下,你能對這個過程做出什麼判斷呢?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工程師基於對過程三的分析,採取了一項措施,新的過程指數如下,你知道他採取了什麼措施嗎?從這兩組指數的比較,你能得出什麼有益的結論?

Cp,Cpk,Pp和Ppk之間的關係詳解

保證出貨產品質量的關鍵

每當製造出不合格產品時,因為你不可能具備100%的檢測能力,總會有不合格品流向客戶。所以,唯一能確保出貨產品質量的方法就是避免製造任何不合格品。要實現這個目標,要做到這三點:過程能力滿足產品要求,過程是穩定、可預期的,過程偏離目標執行時能立即被檢測並糾正。

為了保證產品合格,過程必須同時滿足上述三個必要條件。當一個過程按預期和目標穩定執行時,四個過程能力與效能指數將收斂到相同的值。當該值為1。50或更大時,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除非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混亂,否則過程將只產出合格產品。

總結

因此,透過比較這四個過程能力與效能指數,你可以快速、直觀地瞭解一個過程是如何執行的,以及它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保證生產合格的產品。我們還可以用過程行為圖來進行監控,以實現和保持一個穩定的、符合目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