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批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 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徑

公房騰退是什麼意思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 杜燕)2016年北京市西城區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工作,共計啟動52處,總投入45。27億元。截至目前,總體騰退比例達92%,其中完全騰退專案32個,使一批長期以來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築解放出來活化利用。

這是記者今天從北京市西城區總工會與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2021年“大都工匠”文物古建修繕技能技藝大賽決賽上了解到。

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營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是反映北京都城歷史變遷的代表性地區,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全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69處,文物保護任務艱鉅,合理利用潛力巨大。

北京市西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西城區實施文物保護“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讀),開展了騰退一批、修繕一批、合理使用一批、新增認定一批以及籌建開放一批的“五個一批”工作。2016年西城區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工作,共計啟動52處,總投入45。27億元。

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總體騰退比例達92%,其中完全騰退專案32個,使一批長期以來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築解放出來。

文物騰退後如何利用?負責人表示,西城區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文物建築的活化利用中來。近年來北京加快推動文物開放利用,萬松老人塔-北京磚讀空間、佑聖寺-十月文學院、林白水故居-椿樹書院、廣福觀-什剎海文化展示中心、沈家本故居-中國法治名人博物館、福州新館-北京市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等騰退後的文物建築陸續實現了對社會開放。

負責人稱,今年4月,首批6個文物建築活化利用專案正式簽約落地,西城區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專家把關、市場化運作”的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完)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