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的症狀有哪些?怎麼防治?

髓部是什麼

最近很多人諮詢,自己家的番茄植株,怎麼在莖稈處長了很多小疙瘩,有的生出很多白色的根,剖開莖稈看到很多膿狀物,問這是什麼病害,怎麼防治的問題。經過描述和圖片辨認,確認是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的症狀有哪些?怎麼防治?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病初期植株上部褪綠和萎蔫,嚴重時病莖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縱剖病莖可見髓部變成黑綠色壞死,維管束變褐,莖稈髓腔腐爛中空,這些病變多發生在植株外部無病變的地方。表皮層多有圓形突起的“小疙瘩”或者不定根。溼度大時菌膿從莖傷口和不定根溢位,當下部莖被感染時常造成全株死亡。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的症狀有哪些?怎麼防治?

大田中常將細菌性髓部壞死與潰瘍病、青枯病、枯萎病混淆,先來看看如何區分這幾種病害。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與潰瘍病的主要區別:①前者發病前期病變處莖稈外部沒有明顯的病症,而後者病變處莖稈外部一般有明顯的病症(狹長條斑,後期病斑開裂);②前者溼度大時,菌膿從不定根和莖部傷口溢位,而後者則無。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與青枯病的主要區別:①前者嚴重時病莖表面生有黑色或褐色斑,而後者無明顯病斑;②前者在溼度大時菌膿會從莖傷口和不定根溢位,而後者表現為橫切病莖擠壓後會有白色菌液滲出;③前者病莖壞死部位多發生不定根,表皮層多有圓形的突起的“小疙瘩”,而後者沒有。

番茄細菌性髓壞死病與枯萎病的主要區別:可先根據以上區分細菌性髓壞死病與番茄青枯病的第二點,然後再根據枯萎病和青枯病的區別來進一步辨別。枯萎病和青枯病為害的共同症狀:整株或區域性萎蔫,無明顯病斑,番茄青枯病莖基部維管束均為褐色。不同的是番茄青枯病植株枯死,葉片仍保持綠色,橫切面擠壓後有白色菌液滲出;而枯萎病枯死後,葉色變黃,橫切面經擠壓無菌液滲出。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的症狀有哪些?怎麼防治?

在實際操作中,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菌主要是在澆灌溉水和農事操作(整枝、打杈、綁蔓等)等過程中進行傳播,尤其是打葉等操作留下的傷口,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綠色通道,加上陰天進行農事操作,傷口不能及時癒合,病菌會透過傷口侵染,危害髓部。

該病一般在開花坐果前較少發生,而經過開花坐果期時,由於作物創造的養分分流給果實、花朵、營養枝生長,相當於人類慢慢進入了衰老期,再加上施用氮肥過多,磷鉀肥不足,中微量元素缺乏,造成根系不舒展,地上部分虛長、旺長,作物抗性差,抵抗力低,不僅細菌性髓部壞死病菌在此時侵染,而且像青枯病、潰瘍病等病菌也會趁虛而入,加上細菌性病害的傳染性強、發病速度快,造成病害的爆發,加大了防治的難度。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一旦上病,傳染很快,而且侵染到作物髓部,即使用藥,必然造成損失,應抓住預防的關鍵時期,防患於未然。

防治方法

1、綜合防治:①高溫悶棚,減少多年連作積累的惡性菌;②增施有機肥、生物菌劑(地力旺)、中微量元素,活化土壤中固定的多種元素,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肥料利用率,促使根系發達,植株健壯。③高壟栽培,減低溼度,提高地溫,減少病害的發生。

2、儘量減少傷口。科學摘葉去枝,最好是選在晴天進行,打老葉時,要適當留一段葉柄,整個區域農事操作後及時用青枯立克200-300倍進行噴霧,傳導殺菌,補充營養,修復傷口,減少病菌侵染。

3、提前預防。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100-15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豐素600倍進行蘸根;緩苗期及苗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豐素6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時噴霧);花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2-6次,(也可同時灌根);病害高發期同時復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學藥。

4、控制方案:發現病情初期,使用細截或靚果安 150倍+青枯立克100-150倍+大蒜油1000-1500倍+沃豐素600倍+有機矽進行噴霧+灌根,連用2-3次,間隔2-3天(噴霧需要1天噴1次,連續噴霧3天);病情嚴重的復配其它化學藥。